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国培计划>>工作动态>>正文

2011年贵州省“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培训项目成功完成

【作者】项目办公室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2/05/25 15:47   【点击】[]

2011年,我校在总结“国培计划”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幼教国培计划”工作,项目启动之初,即组织一批专家深入幼儿园广泛调研,以先进的培训理念、创新的培训模式、优质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制定了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省教育厅主持的公开招标遴选,承接了《“幼教国培计划”(2011)—贵州省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培训项目》的培训任务。

贵州省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培训项目由我校承担具体组织与实施工作,自2012年2月11日开始,分地区、分批次进行,每期培训80学时,四期共完成了700名普惠性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承接培训任务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在贵州省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以学校分管校长为直接负责人的“国培计划(2011)—贵州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并在我校教育科学学院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工作。为本次培训提供教师教学、食、宿、医疗、基础教学设施的资源保障。

由于此次“幼教国培计划”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培训项目是我省首次专门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实施的培训项目,与其他培训项目相比,对培训模式、培训方法手段、培训组织形式、培训内容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我校高度重视“幼教国培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培训任务,分层责任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学校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书记为负责人,以分管副校长为常务主任的“国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各类工作,所有培训项目、任务由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安排,由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制订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培训任务打破学科、专业界限,通过抽调、外聘等方式邀请各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按培训要求和学员需求进行综合设定培训工作方案并对培训进行监督、考评;具体培训实施由各专业学院、各教学部具体实施;对各级订有相应的工作职责,责任到人,以制度管人、管事,制订有《国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国培计划参训学员管理办法》等50余项管理制度、规章、条例、通知。

为使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充分了解“幼教国培计划”这一民心工程,支持项目的实施,学校高度重视项目的宣传工作,专门成立了项目宣传组,及时开通了“幼教国培计划”项目专题网站,在学校的网站主页上开辟了“国培计划”专栏,对国培计划的开展情况进行随时随地的宣传报道。学校还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各种宣传载体,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宣传报道,全过程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督促各相关学院保质保量地开展工作。

一切为了学员,为了一切学员

为给研修学员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提供更专业、更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学校充分整合高校、优质幼儿园及教科所的优质教师资源,组建了由高校学前教育专家教师、优秀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幼教教研员、学前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四位一体”教师培训团队。培训期间,学校还邀请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贵阳优质幼儿园的为研修学员作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培训培训互动,得到学员的欢迎和好评。

学校始终把“一切为了学员,为了一切学员”作为培训的宗旨,不断加强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培训中安排学习班主任、生活班主任定期走访学员住宿宾馆、宿舍,通过实行学员座谈例会制度及时了解学员研修及生活情况,一名来自赤水市的学员的孩子未满周岁,班主任了解情况后,专门为该学员和家人调整住宿,并提供婴幼儿用品,圆满解决了学员的困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培训服务理念。除做好服务之外,学校注重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学员班委”的组建工作,让学员参与到培训管理中来。

培训中,三分之二的培训时间段内为学员“量身订制”培训课程、培训内容,进行分层培训,确保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安排三分之一的时间,将不同层次、类别的学员进行混合编班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案例式、项目制、问题中心”的培训方式,促进学员的研讨、交流、反思,提升培训效果。

为提升学员参与度,激发学员培训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专题讲授”、“小组活动”的单一形式,通过设置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员在研修中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进行研修。“案例研析”也改变过去使用现成案例的方式,在学员的实际经验中征集案例,由专家、学员共同研讨分析并提出对策。

为给培训学员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培训期间,学校教育类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对全体学员免费开放,学员可自由借阅学前教育培训专门用书3300余种并浏览学前教育专业电子资源库。在实践观摩环节的培训上,学校利用已经建立的24所优秀幼儿园实践基地为学员提供培训观摩实践,其中省级一类示范园2所,省级普惠性示范园2所,市级一类示范园9所。为保证研修的持续性,学校还通过网络平台、QQ群等形式对学员进行了定期的跟踪指导。

创新培训模式,凝练培训特色,打造项目品牌

本次培训,我校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凝练培训特色,为把培训项目打造成品牌做了大量工作。培训前调研,根据参训学员的不同需求、层次,为学员“量身订制”培训课程、培训内容,促进了学员的研讨、交流、反思,提升了培训效果。

改变传统的“专题讲授”、“小组活动”的单一形式,通过设置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员研修中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进行研修;“案例研析”则改变过去使用现成案例的方式,在学员的实际经验中征集案例,提升了学员参与度,激发了学员培训积极性,

在培训管理中要求对学员对各阶段、各模块的研修进行监督、考评,并精心设置各课程的研修任务,各类研修任务保持相对统一性。根据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在幼儿园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模块中,设置“民族民间文化幼儿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题内容。同时注重对学员研修过程的考评,通过学员研修档案袋等形式把研修过程性资料纳入学员的综合考评之中。

培训的完成,成功解决了我省普惠性幼儿园幼儿骨干教师在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幼儿教师教育、管理观念更新,提升了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育、管理能力,为我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培训了一批骨干和“种子”教师,他们将在实施幼儿教育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此次培训,既是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更是一次加强高师院校与民办幼儿园沟通联系的交流机会。我校从严从细科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使“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得以扎实、高效完成。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挥优势,不断聚焦和提炼好的经验,为中小学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创造和积累经验、做出示范,为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永昌

关闭

国培计划动态

工作简报

交流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