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校庆公告

校友风采

【校标说明】

校标内部以略加变形的篆体汉字“师”为主图案,突出学校的教师教育特色。

图形端庄典雅、稳重大气,体现了学校的办学风格、办学特色和定位,凸显了学校数十年办学的厚重积淀,既表明学校重视优秀文化传承的继承和发扬,又蕴含了学校勇于开拓创新之意。

圆形标志是中国大学标志设计的传统和对大学悠久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图案严谨稳重、简洁明快,色彩热烈典雅。

 

【校  训】慎思笃行 博学致新

涵义:《礼记·中庸》十九章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句。校训取其精要,强调:深入、全面地思考,坚持不懈地实践;广泛、宽厚地汲取,不断追求升华和创新。

【大学精神】爱国 奉献 敬业 自强

“大学精神”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引领大学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体系的独特气质。或者说:大学精神是体现大学的智慧、气度、品格、信念、风范、操守等的核心文化体系。大学精神居于大学办学思想观念体系的“核心”和“顶层”,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支柱,它具有独特性、导向性、约束性和群体认同性,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凝聚、激励、导向、保障和熏陶等重要功能。对大学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行为等,具有全面统辖的作用和意义。

在千百年来大学演进的过程中,大学精神的内涵不断明晰、不断丰富、不断拓展。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精神和开放精神。

贵州师范大学在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经过长期的积淀和阐扬,形成了“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在学校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一批典型的代表人物,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践行和彰显“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精神。

1941年,学校创办于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建校初期,以著名文学家、出版家、新闻教育家谢六逸和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宪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师生,为宣传抗日救亡、争取民族独立而奔走疾呼,为培育人才、传播文明而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在解放战争时期,有积极支持、掩护地下党活动的校长、数学教育家萧文灿和一批以学生身份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团结师生,宣传革命,抵制反动当局的破坏行径,为争取国家的光明前途而斗争,使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师大的前身)成为当时省内惟一未受破坏的大学,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以项英杰、梁祖荫、张英骏、王学孟等学者为代表的广大师生,艰苦奋斗、潜心办学,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