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片头)
(师大进行时)
(师大进行时背景音乐)
3月20日,校学生会2011年度宝山校区部级干部竞聘面试工作在我校宝山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通过前期的报名及资格审查,共有来自各学院的43名同学进入面试。
本次竞聘面试分为竞职演说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竞职演说环节同学们纷纷阐述了所竞聘岗位的工作思路与想法,精彩而独到。现场答辩采用现场抽题的方式作答,进一步考察了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悉,为了让更多热爱学生会工作的同学有机会参加此次竞聘,今年校学生会部级干部竞聘首次采取学院推荐、公开报名的形式进行。通过竞聘,将最终选拔出2011年度校学生会宝山校区各部部长、副部长。
(一周新闻看点片头)
(音乐:Zoosters Breakout)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中午好,今天是2011年3月22号,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一周新闻看点”。以下是今天我们关注的详细内容。
(背景音乐1)
面对“谣盐”,做一个理性的公民
日本“核危机”震动全球。从前天下午开始,中国不少地方发生了食用盐“脱销”风波,甚至连新疆、四川这样远在内陆的地区也未能“幸免”。据说,争购食用盐的理由有两个:海水可能被污染,影响食盐的质量;食用盐含碘,可以抗辐射。事实上,我国的食盐大多为矿盐而非海盐,且储量充足,而要通过食用碘盐达到抗辐射的效果,是件很难的事,因为需要一次吞下几公斤的盐。
几个经不起现代科学知识推敲的理由,在现代传播方式的助力下,竟在数千公里之外引发了轩然大波。个中原因,值得现代人好好思虑。
以早报评论员为例,15日就收到不少亲戚朋友发来的那则“据BBC报道”的谣言短信,身边也有朋友拗不过亲人的执著,多买了三五包盐,有的则被超市里的抢购热情“感染”买了一堆紫菜、食盐……这样的行动无疑加剧了暂时的供应紧张。但从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谣言”传播者,都是出自对亲友的关爱,很多人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到这场风波之中。
谣言四起之下,我们当然需要爱,需要守望相助,但更需要做一个理性公民,科学应对,冷静分析。其实,传播没有可靠来源、未经证实的信息,并不能表现出你对亲人的关爱,相反,甚至会进一步加剧恐慌。
消除恐慌,我们需要权威部门及时、透明地发布相关信息。本次日本大地震发生以来,世界各权威组织、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不可谓不及时、不透明,其速度和应对都值得称道。在此前提下,很多人仍对这些信息视而不见,一头扎入那些不明来源的传闻中去——这只能说明,我们还需要理性与淡定。
谣言止于智者。以那则“据BBC报道”的谣言为例,其以确定的语气表示“辐射已经超出抢救能力”、“所有亚洲国家应立刻采取必要措施”。其实只要随手上网,我们就可以查出此传言没有正式出处。对于其他传言,也大可通过刚才我们说到的办法,验证其真实性。
我们应相信权威信息发布,相信权威专家;退一步说,就算利用中学储备的知识,也能做出一个相对理性的判断,而不至于以讹传讹。比如网上流传的一张日本辐射示意图,辐射带像包子的香味一样都飘向中国大陆了。这可能吗?福岛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东岸,沿岸属于西太平洋暖流,海水是流向北面,而不是流向中国;从天气看,目前该区域刮的是西风,风是向东吹的,也不会把核污染吹往中国。
面对这几天发生的这场“谣盐”,请大家以理性的精神,关切亲人的态度,了解以下事实——首先,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自3月12日起就全面启动了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数据证明中国没有受到核污染。其次,吃食盐不能抗辐射。抗辐射的碘化钾片,每片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就是说你要吃几公斤的盐才有效,这可能吗?再次,中国的盐产量丰富。全国的食盐年消费量也就在700万吨,但全年的盐产量超过4000万吨,根本供过于求。而且,中国的食盐流通由国家专营,谁也无法买断,谁也没法大规模地囤积操纵市场。
人们一旦恐慌,就容易失去理性,甚至过度反应,给自己、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事后,这些反应又大多被当作笑谈。据说,面对超市里的抢盐风潮,一位大妈就很淡定的说“非典那年囤积的盐,今年刚吃完呢!”
事后的第二天,国家发改委就及时发布了紧急通知,严打哄抬食盐价格行为。上海市市长韩正已经表态:上海食盐储备充足,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各部门要做到第一时间信息公开,让群众知情,让群众放心。现在的情况是:政府应对及时,信息透明,市场供应充足,倒是我们中的一些人面对“谣盐”,失去了起码的理性,给自己、给社会造成了困扰。
对于个别恶意散布“谣言”从中牟利者,应该严厉查处。至于我们,目前有效的应对就是在科学、冷静的前提下,做一个理性的公民。
(背景音乐2)
“瘦肉精”监管应向销售终端转移
针对近日河南省孟州等地发现“瘦肉精”问题,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坚决查处,严肃追究责任。为进一步加大查处工作力度,在前期农业、商务等部门派出督察组赴河南调查的基础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
对这起广受消费者关注的恶性事件,有业内人士称,这在行业内属于个例,是他们企业管理上出了问题。但同时也有专家表示:目前生猪养殖属于全国紧缺资源,个体养猪散户使用“瘦肉精”较为普遍。
从媒体不断曝光的内容看,说“瘦肉精”事件是个案并不可信。从2002年起,在猪饲料里添加“瘦肉精”的案件就不断见诸媒体,发生多起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的食物中毒事件。2003、2006、2009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曾有大规模的整治“瘦肉精”行动,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被绳之以法。
在此过程中,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也不断出台,从饲养到屠宰,从运输到进入市场和食品加工企业,要经过五六道关口,各种证照、检测手段悉数上场。但时至今日,还是发生了“健美猪”事件。这必须引起我们警醒,这个行业现行的监管体系是否存在缺陷呢?
按照现有管理体制,生猪的饲养环节归农业部门管辖、屠宰归检验检疫部门管辖、买卖归工商部门管辖、加工归质检部门管辖,另外卫生、工信、商务等部门也都在不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监管任务。但七八个部门看似分兵把守,却没有管住一头“健美”的猪。
出事或许已不是哪个环节疏忽或渎职,而是系统性监管失效的问题。2009年,广州曾审判过一起“瘦肉精”案件。犯罪嫌疑人邓元高在法庭上为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辩护,他养的猪在进入市场之前,其“三证”及耳标齐全,销售的时候也得到了动物检疫部门的允许。即使有问题也不应是他的问题。
所谓“三证”,是指非疫区证明、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在这“三证”上标明了一头猪的全部精确信息,甚至每头猪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耳标。从理论上来说,所有这些证必须走完全部的程序、互相印证、准确无误才能获得。但这么多证竟没有起到有效监管的作用。
从实践来看,通过过程控制来保证产品质量的思路,用在对生猪和猪肉的监管上未必高效。这种接力棒式的监管方式看似严密科学,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过高,安排更多冗员的同时,也就相当于安排了更多的寻租环节,最后的结果是猪肉价格在层层扒皮中节节攀升,而问题猪肉却一路畅通无阻。
相信在国务院的督促下,这次的“瘦肉精”事件很快可查清,但从长远来看,还得考虑转变监管思路。监管重心要从过程监管向销售终端转移,集中力量通过频繁的抽查来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相关的检测部门要更多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和检测要求,通过众多消费者的力量形成一个监督网络,并最终通过司法的威慑制止犯罪行为。这或许解决不了食品安全的全部问题,但这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办法,也是现在能找到的最好办法。
(背景音乐3)
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继北京大学禁止校外车辆入校四年之后,清华大学宣布从4月1日起,过去向社会开放的六个校门将有四个限制校外车辆自由驶入,今后以参观为目的的机动车将禁止入校。
对于清华的“限行”措施,舆论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学校从维护校园秩序、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出发,加强车辆管理,是应当的;而反对者则指出,这种做法,与大学的开放精神相背离,作为国立大学,清华是全国人民的清华,怎能一“限”了之,这是大学的严重退步。
记得四年前,当北大推出“限行”措施时,社会舆论也是如此。可见,四年多过去,对于大学“限行”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共识。那么,大学“限行”,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是否有违大学开放精神呢?
在笔者看来,大学的“限行”措施无关开放精神,具体措施也难以简单地用“合理”“不合理”进行评判,这之所以引起争议,主要在于做出这项决策的机制不合理。综观国外大学,就是公立大学,有校园开放度很高的,校园就在社区中,没有围墙,大学的资源被社会高度共享;也有校园实行严格管理。比如,在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是开放式的,然而,在伦敦中心闹市区的学校,却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空间将游人与教学场所分隔开,因此往往采取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比如使用电子门禁设施,给师生和学校工作人员发放相当于钥匙的磁卡,只有刷卡才能进出。校外人员来访要登记,只有经被访者电话认可后,来访者才能进入。一般的旅游参观者要事先与学校有关部门联系,由专人带领参观。很显然,校园采取何种管理措施,取决于学校具体的条件,如果开放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保障教育教学就是第一位。否则,开放必然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同时也招致教师、学生的不满。当大学连本身的教育教学工作都难以保证,向社会辐射资源,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但为何这些学校的决策没有受到质疑呢?这就要看他们的决策机制了。通常来说,欧美的大学,普遍实行理事会治理。对于学校的重大办学决策,往往事先要在校内广泛听取意见,初步的方案,需经过教授委员会、学生自治委员会(与学生相关事务的决策)的讨论、审议,得到师生同意的决策,提交大学理事会讨论、审议,而由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成员、大学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贤达组成的大学理事会,会综合考虑举办者、社会公众和大学的利益,进行决策。经过这样的决策,不管决策结果是开放,还是“限行”,大家都会尊重并执行。
然而,我国的公立大学,却没有这样的决策机制,在校园是否开放这一问题上,往往就是由学校保卫部门拿出方案,由学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即便其理由很充分,但由于事先没有听取各方意见,在决策过程中,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因此在政策公布之后,总会遭遇质疑与争议。而有的做法,完全就是为了学校本身管理的方便,遭到反对就不足为怪了。另外,与经过大学理事会讨论、审议通过的决策,可以用讨论、审议意见回应质疑不同,单单由学校行政机构制定、出台的政策,往往经不起质疑,相关机构于是不回应质疑,这造成公众越发不满。
所以,大学是“开放”,还是“限行”的问题,本质是学校是否有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依照现代大学制度进行教育管理、学术管理和校园管理的决策,决策结果会得到公众的尊重,而这样的大学,由于在管理、决策的机制设计上,就是开放的,无疑也在办学中,会将开放精神融入骨髓,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开放——— 今天我国也有一些大学,校门完全开放,但细观其办学行为,却并不见真正的开放精神。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责任编辑:蒙松林老师
编 播:徐智扬
导 播:杨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