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文风采 > 正文
无怨无悔,将青春力量奉献于黔地脱贫——记我校“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王恒松
【作者】黄玲玲 王海      【日期】2021-09-22 10:31      【点击】


人物名片:王恒松,男,中国共产党党员,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贵州省省级科技特派员,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工林草党支部书记,所率支部为我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采用多方联动模式,助力乡村脱贫振兴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王恒松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带领支部采取“高校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以党建引领,科研助力,开展刺梨全方位研究,刺梨种植及产品研发、深加工,半细羊毛加工,花江、玫瑰花、茯苓、黄精等产业的技术扶持。积极与企业合作,挂牌“贵州师范大学产学研校外实训基地”“贵州师范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刺梨产业技术服务专班”等。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其团队与五家公司合作,建立刺梨种植基地20余万亩,带动当地群众2 万余户,户均年收入达 2 万元以上,保证2000 余名贫困人口的稳定收入,解决 5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帮助企业打通销售渠道,使其年销售产值达1.6亿元。“一名党员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能够将自己所学服务于民是我的荣幸。”王恒松向记者说到。

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助推黔货走出大山

刺梨产业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发展的十二大产业之一,贵州师范大学刺梨产业技术服务专班有成员14人,由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王恒松牵头,近5年来,团队研发出刺梨产品20余种,刺梨原汁、刺梨精粉、刺梨茶、刺梨果脯、刺梨干、刺梨糕等多种产品,申报专利5项,注册商标2件。

2019 年,王恒松与其团队所研发的产品刺梨精粉在澳门回归 20 周年庆典产品展销会上得到与会领导和消费者的认可。对刺梨种植指导和产品研发,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在毕节撒拉溪冲锋村精心管护已进入丰产期的3000多亩刺梨基地,指导群众修剪苗木和春耕施肥,提高刺梨产量和品质,使亩产达到 1000kg 以上。2020 年产量达到了 2500 吨,市场收购价 4元/kg,年产值达2500万元。与贵州山娃儿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技术扶建 10000 亩高产有机刺梨示范基地,产量提高25%,经济效益提高30%。

此外,王恒松团队还积极研发其他“黔地新产品”,打造农产品品牌效应,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饲养纯生态贵州半细毛羊,羊毛加工成成品销售到省内外,企业年销售产值达 170 余万元。为适应市场需求,捕获市场信息,不断开发新产品,在毕节建设玫瑰示范基地2000余亩,在贞丰县北盘江镇发展花椒种植产业示范基地,把贞丰“顶坛花椒”申报成为地理标志商标,其优良品种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不仅如此,他们与企业合作研发生产玫瑰花露等产品,帮助企业助销农副产品年销售达150余万元。2021 年王恒松团队与各公司进入深度合作时期,正研发更多的黔货,为贵州乡村振兴,再添力量。

攻坚克难研发技术,身先力行助力乡村振兴

科研助力乡村产业道并非一马平川,乡村振兴也并非一蹴而就,前行路上也曾有“拦路虎”,普通的浇灌技术,会对是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且贵州省境内部分地区土质板结,存在盐碱地。2016 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冲锋村示范点,通过修筑蓄水池集蓄雨水,实施磁化水补灌技术,这是农业实现低能耗、高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经过磁化水技术补灌的土壤比普通水灌溉的土壤疏松、不板结,对盐碱地也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试验证明,用磁化水浇灌的农作物根系发达,对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速度快,使刺梨产量提高了30%,惠及1000农户。

王恒松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积极带队深入乡村,自己筹集资金购买刺梨种苗,用私家车亲自运到当地赠送给群众,并用技术指导群众种植刺梨。为村级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在黎平建立刺梨种植示范基地,推广刺梨种植面积,计划与企业洽谈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开展。

王恒松立足工作实际,真抓实干,创新发展“求实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认为,科研工作者应该把文章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转化转化为生产力,以党建领航,科研助力,抓好富民增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