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文风采 > 正文
杜尚荣:扬教学之风范 育学术之英才
【作者】黄欣怡 李晗 安谧      【日期】2021-12-13 09:57      【点击】


人物名片:杜尚荣,男,中国共产党党员,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管专家。曾荣获贵州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贵州省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10余项,获贵州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创新人才、学术先锋、贵州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等多个荣誉称号。2021 年荣获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称号。

钻时代教学之新识

宝剑锋中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杜尚荣从工作起就一直从事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奋力钻研,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曾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两部,主编参编著作三部,发表教改论文 80 余篇。此外,他还承担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工作,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他在课程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三方面:初步建立起感悟教学的理论体系、对课堂教学中的情绪推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泛课堂教学”的概念。

杜尚荣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和总结,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感·化·悟”三阶六环节教学模式,并获得贵州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相关成果“中小学实施感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获得贵州省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且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进行交流推广。“感·化·悟”三阶六环节教学模式主要涉及感、化、悟三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各自包括行为过程和目的状态两个环节。由此形成了“感知”“感得”;“化解”“化得”;“领悟”“悟得”六个教学环节。杜尚荣说:“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追求,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悟依赖于感和化,同时又反作用于感和化,三者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的关系。”

技术引领时代。杜尚荣也十分注重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他认为,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课堂”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教学不只是发生在教室场域的课堂里,其同样发生在生活实践和虚拟网络等场域中。他吸收借鉴了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泛智论”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等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泛课堂教学论”的概念。同时他也考虑到信息技术大量运用于教学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他在《论教学的技术风险及其防控策略》这篇文章中阐述了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能导致的相关风险以及如何预防风险的策略。

育思政教育之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杜尚荣一直致力于探索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在《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中,一方面通过思政元素的渗透培养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示范,帮助师范生了解如何践行课程思政。

“育人必先育德,上好人生的第一课,使自己成才,才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杜尚荣说。他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践行课程思政:一是在所有课程和教学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栏目或模块;二是借助课程与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充分挖掘课程与教学各要素中的思政元素。“我们要通过大学课程与教学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师范生思想政治与觉悟;通过指导师范生如何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范生的课程思政能力,以便将来于工作实践中从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开拓思政教育之风尚,杜尚荣一直在路上。

行立德树人之使命

长期以来,杜尚荣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参与学院熊梅教授主持的2018年贵州省教育改革重大招标课题“新时代贵州省师德师风建设研究”令他对师德师风的时代内涵、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等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杜尚荣认为,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履行的责任。对于教师而言,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是践行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要对教育事业怀有热爱,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其次,要关爱学生。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凡事从学生角度出发,不偏不倚,成为真正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杜尚荣便是这么做的。他说:“要培养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好青年,就必须要立好德行,为同学们树立良好的榜样,立德树人的道路任重道远。”

“很荣幸成为 2021 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中的一员。‘金师’不仅仅要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还应该在师德垂范、教学研究、育人意识和能力以及个人言行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要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之后,我也会朝着这条路更上一层楼。”杜尚荣欣慰地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