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肖远平,贵州大方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黔灵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主任、首席专家,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国家重大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编委。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教育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民委招标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等13项。在《民族文学研究》《民俗研究》等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编)著10余部。先后荣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等10余项。
《诗经》中形容谦谦君子的诗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肖远平先生在学生们心中最为贴切的表达。他对事业兢兢业业,每件事情总是躬擐甲胄;他对学问心怀敬畏,科学研究总是细致严谨;他很温暖,指导学生耐心十足;他很豁达,做人做事脚踏实地。
书写彝乡传统:一种敬仰与怀念
肖远平出生贵州大方彝族家庭。大方是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悠久绵长,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就曾为《大定府志》作序,并得后世之佳赞,“后之官斯土者,如导行之有津梁,制器之有模范,果其循习则效,择善而从,又岂猾吏莠民所能障蔽其听睹哉?”大方素有“奢香故里”“古彝圣地”的美誉,奢香是明代爱国女政治家,自幼受先辈影响,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嫁入水西后,因丈夫霭翠去世,奢香代理其职,并“开赤水、乌撒道以通乌蒙,立龙场九驿,马匹禀饩,世世办也”。奢香追求正义、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性格对这个城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肖远平的母亲是大方县城的一名人民警察,曾获全国十佳警察称号,作为彝族后代,深受奢香精神的影响,她时刻牢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使命,甘当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者。她在一次抓捕毒贩的过程中徒手与歹徒搏斗,英勇完成缉毒任务。母亲成为肖远平心中奢香一样的英雄。肖远平一直珍藏着一份登载有母亲事迹的《人民公安报》,并引以为豪,以致于他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对英雄史诗总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肖远平回忆,他刚参加工作时,为响应国家号召,第二次赴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牛棚镇开展扶贫工作,那时父亲奔赴在公安纪检一线上,已隐隐发现了病痛的先兆,后病痛逐渐加重,父亲不愿自己的病情耽误他的工作,就再三嘱咐妻子和亲友们不要泄露病重的消息。直到父亲病故,肖远平是最后一个接到通知的人,消息如寒冬惊雷,他跌跌撞撞回家奔丧,虽未能和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但他并不责怪母亲,因为失去父亲,母亲的悲痛多过自己。所以至今,不管身在何处工作多忙,只要有机会,他都会陪母亲吃饭散步,每年都会回到家乡在父亲坟前和他聊天谈心。往后的日子,他将自己对家乡传统的敬仰和对亲人的怀念融入到了笔尖,也因此,他倾尽心力的著作《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得到了学界肯定,被认为“具有毋容置疑的价值”“弥补了南方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研究的缺憾”“视野开阔,有一种理论建构的胸怀与眼光,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情系民族文化:一种执着与坚守
1982年,肖远平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他沉迷于诗歌创作,常在桂子山中与三两好友即兴作诗,一度“会友论文,哦诗遣兴”,更甚“诗书有味,功名应小”。与此同时,生于乌蒙山、长于慕俄格、在民族文化浸润下长大的他接触到中国民间文学,恰逢学校邀请海外众多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其中就有著名民间文艺家丁乃通、邓蒂斯等,肖远平因此在学习中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方便学生们探讨问题交流学术,更好地吸收前沿理论知识,刘守华先生组建了民间文学专门小组,肖远平便是最初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从沉迷诗歌创作走向关注民族文化,他反复问自己,贵州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为何难以开发和利用,应该如何有效提炼和推介。为求解心中之困惑,肖远平决心到田间地头搜集这些零散而古老的民间文学作品,他希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贵州的民族文化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并将之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从此,他只愿低头劳作,不再顾左右风景。
肖远平常告诫学生,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对学问亦要如此。他回忆学生时代,决定从诗歌创作转向民族文化研究之际,选择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做探索性研究,撰写的学术论文被刘守华先生推荐到《广西民族研究集刊》发表,这成为他步入学术殿堂的开始,也是他在贵州民族文化土壤上挖下的第一抔土。
1986年,大学刚毕业的肖远平怀揣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之梦放弃分配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贵州民族学院。他说,“故乡不仅有亲人,更有着我愿为之付诸一切的乡愁与乡情”。年仅 19岁的他进入了贵州著名学者潘定智创建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工作,加入到刚创刊不久的《苗岭风谣》的编辑工作中。跟随潘定智教授工作的几年时间里,肖远平一直不忘恩师嘱托:“要继续在研究的道路上挥洒汗水,将贵州的民间文学和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发展下去。”肖远平充溢着满腔的干劲,他鼓励学生撰写论文,并一一指导,创下了贵州民族学院学生发表论文的最高成绩——两百余篇,不仅对学生们有着莫大的鼓励,也激发了老师们干事的激情。对民间文学的坚持和忠诚,让他来到北京大学求学于民间文艺学家段宝林先生的门下。1992年,完成学业后他又返回贵州民族学院继续从事科研教学,历任监察室副主任,预科部副书记、书记,预科教育学院院长。尽管行政工作非常繁忙,他仍不忘初心,鼓励年轻老师继续深造,工作之余为老师们答疑解惑,70余名教师在肖远平的督促和鼓励下完成博(硕)士深造,并如期返校为贵州民族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年轻教师在进步,肖远平自己也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他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在民间文学研究上继续耕耘。民间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口头文学样式,虽然是“最通俗的艺术形式,却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缘于此种形而上求索,肖远平延续关于民间故事“本身是立体的、活动的,它创作与流传的环境也是立体的、活动的”的学术理念,从文本走向民间,尝试从更为立体的角度去观照这些故事,认为“任何一个故事形象都并不是某种抽象的道德观念的化身,而是在复杂而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流动且立体”。
2007年,肖远平再次回到华中师范大学师从黄永林先生攻读中国民间文学博士学位。缘于血脉之中的英雄情结,这次返校学习,他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到了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上,英雄史诗是“文化群体自我辨识的寄托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南方少数民族史诗的组成,“支嘎阿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选准研究对象之后,他常常求教于导师黄永林先生,黄永林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给予了肖远平很多意见和建议。肖远平为了搞好研究,白天工作,夜晚查阅文献撰写论文,常常整夜不眠。为了深刻感悟史诗传承人的心理状况和传承情况,肖远平总是一个人背着行李去田野调查。那时候的贵州农村还没有通村公路,他便坐车到镇上,然后徒步到各个村寨去采访史诗传承人,由于网络信号极差,常常因联系不上传承人无功而返。但是这都不足以让他知难而退,一次遇不着就两次,两次遇不着就三次,在执着与坚持中,他总算成功搜集到了“支嘎阿鲁”史诗传承的一手资料,并与许多传承者建立了良好的田野关系。
黄永林先生看到了肖远平对民间文学的热爱并为之感动,评价“他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为人温文尔雅的涵养,为学求真务实的品格,特别是在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所体现的迎难而上不断开拓的精神,正是对华师精神的弘扬。”肖远平总是和学生讲,黄永林先生专业精深、视角敏锐,为人温润,不仅是他的学术导师,还是他的工作导师和生活导师,成为黄永林先生的弟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完成博士学业的肖远平返校后,积极投身于学科建设事业中,依托贵州民族大学师资队伍,继续培育囊括民俗学、民间文学、文艺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科队伍,定期开展学术恳谈会,通过沟通交流达到学科之间的信息共享并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或者新的研究方法,以拓展各学科的研究范围,为学科的建设发展和理论创新探索可行性道路。他积极思考人才培养问题,依托贵州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培养高层次人才,引导他们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托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通过访学、进修等方式提升团队成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肖远平的《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是以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支嘎阿鲁传》为蓝本进行系统论述的首部专论,也是南方非遗史诗研究首部专著,学界认为是南方史诗研究的重大突破,2016年获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文艺奖一等奖。后来,肖远平与洛边木果等人根据贵州、四川、云南的史诗版本,进行综合整理,历时十余载,合译的《支格阿鲁》于 2018 年出版,得到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的肯定。说起这部史诗的研究动机,肖远平说由于传承人多数已经去世,如果不及时记录和挖掘,其蕴藏的文化就可能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掩埋,作为贵州民间文化的学者应当担负起保护和研究的责任。
2011年,苗族史诗《亚鲁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肖远平敏锐地将研究目光聚焦到这部史诗上,他克服交通不便和语言不通的障碍,多次且长期寻访东郎,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和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的写作。2017年,《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入选中国社科院民俗学研究书系出版,2020年该书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两部专著都得到了刘守华先生与巴莫曲布嫫先生的肯定:“远平的《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和《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可谓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对南方史诗群和中华史诗学的研究有开拓之功。”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展开,贵州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肖远平看到了非遗研究的大好机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因参与导师黄永林先生若干非遗及文化产业项目,对文化遗产有着敏感嗅觉的肖远平为占据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高地,组建团队,深入调研。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顺利结项,获优秀等次。连续六年主编出版《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这是国内少数民族非遗研究的首部蓝皮书”。鼓励年轻学人利用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民族文化大数据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积极开展贵州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产业化研究。目前,他组建的团队博士比例占 95.7%,副高以上职称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