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文风采 > 正文
志当存高远,心当存澄洁
-----记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陈庆富教授
【作者】供稿者: 郭劲松 刘美伶/文 李天河/图      【日期】2010-11-08 15:24      【点击】

连日来的秋风细雨,使得贵阳的气温逐渐下降,寒冷的秋意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然而,陈庆富教授的教学研究基地——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却一片生机盎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采访了陈庆富教授。短暂的交谈,陈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和蔼可亲的态度让我们顿觉亲切。

 

 

 

坚忍不拔,用心寻求梦中的“绿绮”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受“文革”影响,我国经济处在最为艰难的时期,广大农民处于饥寒交迫的生存边沿。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读书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陈庆富的父亲曾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在平时的田间劳作和生产管理中深切体会到知识科技对于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为农村产业和农业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由于家中孩子较多,经济负担较重,父母除了在生产队辛勤劳动挣取工分外,还主动到码头搬运货物,换得微薄的收入,支持孩子上学。陈庆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走进洪渡小学,迈出了他读书生涯的第一步。他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更加勤奋好学,刻苦努力。

  “记忆最深的是那次期末考试”,陈庆富谈到这儿的时候脸上满是回忆带来的快乐。“正是靠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成绩一向中等的他在那次考试中以90多分的成绩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受到老师的嘉奖,同学们也投来赞许的目光,同时,他还被评为“全校三好学生”。这次考试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作为一个成绩优异学生的快乐。初中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里最好的一所高中的重点班。

  高中正是年轻人长身体的最佳时机,每天暗黄色(劣质)玉米饭加白水煮干菜的饮食,使得陈庆富的身体素质和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但是物质的清贫和粮食的匮乏并没有阻断他渴求知识的脚步。高中三年,他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高考填志愿时,陈庆富认为,要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和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应该学习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因此,他最终报考了贵州农学院(现更名为贵州大学农学院)。

  陈庆富谈起他的大学生活时,脸上挂满了恬淡、温馨的笑容。那时,校园生活很单调,学生社团活动较少,课余时间除了和朋友一起去花溪河里游泳外,就是在学校里看书。大二时,他积极参加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陈庆富慢慢地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6年大学毕业时,陈庆富以出色的成绩考上贵州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和出色的科学研究,1989年,陈庆富获得了攻读博士的机会,但是他的导师当时正在攻克一个世界性难题(关于杂交小麦研究的科研项目),希望陈庆富能够留下来承担一些重要工作。考虑到学习是增强才干的手段,学习本身不是目的,有所创造、有所贡献才是目的,于是,陈庆富便留下来帮助导师完成该项研究。在和导师一起工作的日子里,陈庆富认识到以前学的知识远远不够,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根本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这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学习深造的决心。工作五年后,他再次参加考试,获得了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机会。

  读博期间,他的导师要求学生必须在国际知名权威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这一要求使得我能够更系统、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也为我以后有机会去德国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庆富感慨地说。经过艰苦的学习和考验,他最终达到导师的要求顺利毕业。

  1998年,陈庆富决意回报桑梓,来到贵州师范大学,在三尺讲台上传授知识,播撒智慧。由于他在国际知名刊物(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很有见地的学术论文,2000年,他有幸获得了国际著名基金会——德国洪堡基金会的支持去德国进行博士后研究。Prien歌德学院位于阿尔卑斯山下,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在这样一个优美的旅游胜地,陈庆富开始了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回忆这段求学经历时,他感慨万千:“在德国求学的那段时间里,我看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尤其是科学研究领域。那里有来自全世界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和科学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学有所成,报效祖国。”“那段时间,我感受到祖国对海外学子的关怀与情谊,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升华,心想唯有不断地砥砺自己,做出更大的成绩,才能回报伟大的祖国和亲爱的家人!”陈庆富在Prien歌德学院读完基础德语后,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始了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庆富认识了许多科学领域中的知名学者,走遍了德国的名胜古迹,学到了很多知识。他说,与中国相比,德国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文明,而中国则是博大精深的传统历史文化。这种中西交融的文化视野,无疑成为他教学和科研前行道路上的“润滑剂”。

  经过刻苦努力地学习,陈庆富终于取得了预期的科研成果。研究结束后,他舍弃了德国优厚的物质待遇和一流的科研平台,怀着对祖国的感恩和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毅然地回到祖国,回到生他养他的贵州。

风好正扬帆,潜心研练学术“金丹”

  2003年,学成归来的陈庆富继续任教。丰厚的研究经验和优秀的研究成果使他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重视,并被选拔为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回到国内就是一个新起点,为了能够使科研工作延续,我们必须从高处着眼,通过与国际间的合作,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才能够同国际接轨,才能使我们的科研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于是,在陈庆富的主持下,贵州师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于2003年正式建立,研究所除了在师大宝山校区有一个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外,在贵阳市永乐乡还拥有一块30多亩的实验基地。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的建设,都倾注了陈庆富的汗水与心血,这是他理想放飞的地方。对于这样一个充满自己心血的研究所,一般人都会视如珍宝,而他却让研究所对外开放。生命科学学院龚宁教授说:“一个并不十分宽敞的研究所,自己从事研究工作都有些拥挤,然而他却毫不犹豫地对全校师生开放,这是一般老师做不到的。”当提起这个问题时,陈庆富的眼里多了几分庄严:“虽说研究所是我筹建的,我也投入了上百万元的研究经费,但这是属于国家的,属于师大的。就应该充分发挥其价值,让更多有需要的师生来使用。这样也便于和其他人进行技术交流,从而共同进步。”在师大工作的十几年里,他几乎没有节假寒暑,认真做好科研和研究所的管理工作,使贵州师大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项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陈庆富发现了中国荞麦新种3个,建立了荞麦起源的新理论,提出了中国特有小麦起源新观点,创建了新型杂交小麦制种模式,首次创建了普通荞麦三体系列,开辟了荞麦三体遗传学研究新领域。目前,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贵州特色小杂粮、中国特有小麦、贵州地道中草药、贵州特色饮料等植物的遗传、进化与育种。目的是要培育特色小杂粮新品种、新型杂交小麦、高产优质的贵州地道中药材和特色饮料植物新品种,创建贵州特色植物产业,促进科学技术快速进步。这些研究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陈庆富潜心钻研教材,先后承担《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等7门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课程。主编和参编高等师范院校《遗传学》教材1部、主编高校教材《生物统计学》1部、著作《荞麦生产100问》1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有12篇分别发表在美国重要国际杂志Crop Sciences,英国重要国际杂志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德国重要国际杂志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和Plant Breeding,奥地利重要国际杂志Hereditas、荷兰重要国际杂志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等杂志上,并都被国际著名学术文献数据库SCI收录。先后承担德国洪堡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项、其它省部项目7项。由于荞麦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较大的发展潜力,2010年,国家将荞麦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设置了荞麦育种岗位专家1名,陈庆富基于长期在荞麦领域中的科研积累和国际先进的学术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荣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荞麦育种岗位专家”的位置,使贵州成为全国荞麦育种创新中心。陈庆富坦然地说:“自从在师大建立研究所后,我渐渐地发现爱上了这个地方。虽说贵州和外面的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这个教学科研薄弱且特别需要人才的地方,我找到了理想和心灵慰藉。”

传道解惑,细心雕琢“璞玉”

  作为科研人员,陈庆富的科研任务十分繁重,很多时候都是不分昼夜地工作。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的教学任务同样繁重,不仅要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还要指导学生科研,帮助研究生们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陈老师是一个工作十分认真、严肃的人,只要我们在学习和实验方面有疑难杂问时,他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亲自指导,直到帮我们把问题弄明白。”他的研究生王磊说。陈庆富上课时,喜欢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解课程,积极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实验室上课时,他会先让学生独立实验,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指导。“记得我的一位研究生,开始时我让他做实验,结果每一次都失败。后来,我说这个研究方向不适合他,并指出他所存在的不足和优势,建议他转变研究方向,现在这个学生有了不错的成就,我也感到很欣慰。”正是这种教育与科研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得他的一些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的还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其研究能力达到了一些博士研究生的水平。陈庆富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和理论,用心雕刻着一块块“璞玉”。他常说:“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常常或多或少存在缺陷,需要通过实验实践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甚至形成新的理论,由此挖掘出新的领域成果。”

  有位诗人说过,人们只看到艳丽的花朵绽放出灿烂的一瞬间,而忘记了曾经细嫩的芽儿,经受风雨的洗礼、寒暑的锤炼,由此增强了生命的力量,最后抛散出了璀璨的星雨。陈庆富的个人奋斗史不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吗!

  在师大校园中,像陈庆富一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科研上,他们永不满足、知难而进,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教学中,他们以知行合一的原则和敢为人先的气魄诠释着师大知识分子的责任,爱生如子,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子成才。
 

【责任编辑】马发亮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