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文风采 > 正文
青春,在磨砺中闪光
——记全国大学生电视短片获奖作品《最美·肩膀》导演王华
【作者】李永昌      【日期】2012-02-29 19:04      【点击】

由我校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8级学生王华任导演,王柱策划,何韬、王柱、伍名柱、王华摄像,王柱、王华剪辑的电视短片《最美·肩膀》,描述了贵阳这座城市中常被忽略的一个群体——背篼,他们用自己的肩膀,背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林城贵阳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在2011年第二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短片竞赛中,本片凭借其取材的独特、立意的深远及独特的审美风格荣获三等奖,为贵州高校首次进入等级奖之列。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该片导演王华。

王华,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8级学生,曾担任贵州师范大学电视台采访部部长,获2008级新生军训优秀学员,2010年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2010年度贵州师范大学优秀学生电视记者,2011年贵州师范大学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DV大赛一等奖,2011年贵州省“红色经典·青春贵州”青年影视大赛三等奖等殊荣。从师大电视台成立至今,王华参加我校电视台的采访、录制及后期制作等工作,采访与制作《师大新闻》栏目新闻共计60余条。

王华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不怎么爱说话,但从他自信的表情,真诚的微笑及说话的坚定有力的语气中凸显出的是其低调沉稳的处事风格,彰显出的是其朝气活泼的一面。

关注现实,勇担责任

王华说,拍一部片子首先要有创意,作为一个导演首先要有思想;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在电视短片《最美·肩膀》的拍摄中,他们就开过无数次团队小会,每拍完一次大家都要聚在一起总结。最后还要有好的设备,好的设备才能拍出更好、更清晰的片子。王华坦言,作为一个电视人,在拍摄一部作品时,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没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去关注现实,那是拍不好的。

电视短片《最美·肩膀》仅仅20分钟37秒,但前后却花了王华团队两个多月的时间,从2010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才拍摄剪辑完成,由于后期技术和拍摄的不足,今年9月份又补充了一些素材才最终完成。

短片的取名,也让王华和队友们颇费心思,一次次的讨论,从想到背篼的生活到得知背篼带着家里人的期望来从事这份工作,并用自己的双肩肩负起家庭的这份责任等深入思考,最终才敲定短片题目。

谈到拍摄电视短片《最美·肩膀》的初衷时,王华说:“这主要取决于对贵阳背篼的好奇和兴趣,一开始只想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被称为背篼?为什么来到这里?在拍摄中,觉得仅仅关注这点是不够的,应该弄明白背篼这一群体是怎么形成的?他们的生活怎样?”一阵思考过后,王华和他的队友们又重新策划、踩点、捕捉特例,联系背篼、走访背篼家、跟踪采访和拍摄、剪辑等,

在《最美·肩膀》短片中,共有88个镜头,主要人物3个,次要人物10余个,还有未剪辑上镜的。王华和他的队友们在拍摄、剪辑中历尽艰辛。

王华告诉记者,他们有时还会被忽悠,一次一个姓吴的背篼就答应让他们采访,当王华带着设备到指定地点时,他又不答应让他们采访了。

在拍摄中,很多背篼对镜头都特别敏感,看到镜头要么不理睬、要么就把头扭向一边,加上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拍摄起来就较为困难。王华在拍摄周师傅给超市送货时,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就只顾看摄像机,忘了看路,后来就直接撞在电线杆上了。

为了对周师傅兄弟的深入拍摄,他们还多次到兄弟俩住处。一次为拍摄他们早起刷牙的镜头,前一天拍了一个下午的王华,第二天仍然五点半就起床和何韬一起去东山路背篼住处,但遗憾的是背篼已经出来揽活了没拍到。拍摄期间,只要有空,王华和他的队友们就会拿上摄像机去北京华联、东山路、人民广场等候拍摄或对主要人物进行跟踪拍摄。

钟情传媒,蜕变电视

2008年,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江西只招生一个,王华毅然填报了我校并被录取。

学校社团对王华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尤其是新闻传媒社和新闻传媒社社长钱仕豪对他的影响甚大,王华说,在与钱仕豪深入接触中,他在性格、责任感和思想上都受到了影响。2009年,作为新闻传媒社副社长的他和钱仕豪一起打理新闻传媒社,在组织社团开展的众多活动中,自己的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与钱仕豪等同学办班刊《世面》过程中,王华又经历了一次思想创意的洗礼。

王华从小就喜欢看电影,他的梦想是当电影导演,但是最先让他小有成就的却是电视。

从2009年9月起王华就有了拍短片的想法,由于当时他们还没开剪辑课,他不会剪辑,只能随2007级的杨仕伟师兄学习。

2009年,学校还没有校园电视站,只有电视采访团,王华跟随杨仕伟师兄去拍摄学校山海风流讲座、学校各种晚会类的新闻,拍完后一起回寝室,杨师兄在剪辑,王华就在旁边看和记,从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功能要怎么运用开始学习,看杨师兄剪辑的思路,询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剪?看完后就把软件拷上拿回寝室继续摸索。

王华说:“我成功的每一步都是电视给的,电视电影成就了我很多东西,我现在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很好的电视编导。”如今,王华正在紧张复习,为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准备着。对为什么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和电视新闻专业?王华说,想用更多的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指导电视电影实践,北京有好的大学,好的纪录片作者,好的电视媒体人,去那儿,学习他们的思想,对以后拍片子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心怀感恩,甘于奉献

大学四年,王华坦言,对他帮助最大是2010年三件事,即4月份拍电视短片《最美·肩膀》,6月份的暑期三下乡,9月份在学校电视台实习。这几件事无论是对王华的采访、写作,还是团体的交流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王华十分感谢校园电视台,它给予了他很多的锻炼机会,可以让他经常采访和写稿,这些机会是他们班的其他同学不能得到的。

在电视台的锻炼中,王华学到了包括采访、拍摄、剪辑的很多知识,如果再让他去拍摄一部片子,不管是构图、拍摄技术,还是色彩的运用、拍摄角度,他相信自己都能达到专业的层面。

王华告诉记者,文学院李俊、何莲、沈磊三位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他说,何莲老师是一个很有艺术修养的老师,有魅力,心地善良,也是很好的专业课老师,他在大学中对影视艺术的坚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何老师的鼓励。今年他在做《最美·肩膀》修改时,何老师还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

作为我校电视台的第一批校园电视记者,一年多来,王华经历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新闻采访和录制,他差不多把全部的课余时间和部分上课时间都奉献给电视台了。开学典礼、新生军训、学校体育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学校各种大小型会议以及专题报道等稿件的录制、采访成了他平日的家常便饭。

在被评为2010年度贵州师范大学“优秀学生电视记者”后,王华在感言中写道:“To travel hopefully is a better thing than to arrive,and the true success is to labour .”(满怀希望去旅行比抵达目的地更愉快,而真正的成功在于勤劳)。真正有意义的是我在电视台的努力过程!一个平台,一个起点!

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王华回顾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说,大学要多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专业,要在各种知识海洋里畅游,学会做各种工作。但参加社团活动的前提不能盲目,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作为落脚点,找准自己的坐标。

大学要有长远的学习规划,王华认为,不管你学习的大学怎么样,不要怨天尤人,你要有自己的规划。业余时间多和老师、师兄师姐们交流,多读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早点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并沿着这个方向努力。

王华最后说,大家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好多东西,都是靠自身的实力争取来的,而实力又建立在辛勤努力,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学习之上,想要收获,就必须付出。

2011年10月29日,《最美·肩膀》创作团队赴辽宁大学参加第二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并领奖

【责任编辑】李永昌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