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石牙、峰林、瀑布呼应;地下溶洞、阴河、伏流相通。当我们被黔境旖旎、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所折服而赞叹时,有一个人却用一双明眸穿透这钟灵毓秀,用一双巧手探测这险峻奇诡,破译着这水文与地貌交织的密符。
梁虹 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校学科带头人,现任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为新兴交叉学科——“喀斯特水文地貌学”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1996年获“第三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1999年荣获“贵州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2003年“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第四批);2005年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
采访梁虹教授,记者在他办公室门前等过了找他办事的几批人才见到繁忙的他。米白色休闲夹克,衬托清癯的面孔,金属框架的眼镜藏不住锐利的光辉。在交谈中,他真诚地侃侃而谈,严肃的表情变得神采奕奕,言语中透射出超常的自信与执着,而正是这强大的自信与执着,成为了梁虹学海的兰舟,即使置身于特殊年代,仍承载着原初理想而不抛弃、不放弃。
梁虹本科专业是忙碌而辛苦的陆地水文专业,就读这一专业,与家庭环境有关。梁虹的父母都是大学生,家中有不少藏书,小时候父母读书阅报,他便跟着学起来,对年幼的他来说,虽无法深刻体会文字魅力,但书中的图片却向他展开了一幅幅大自然的山水画卷,线条与墨色勾勒出灵动的水、秀丽的山,强大的生命气息推开了他聪慧的心灵之窗。
梁虹读书时代,物质生活匮乏。初中时他就自己敲铁板、打钻、钉螺丝,拼电子管,做成无线电板拿到市场上卖,然后再买零件做自己的大收音机。谈及此事时,梁虹笑道:“当时我做这些的过程本身并不是为了赚钱,就是自己喜欢,现在的学生都没干过这些。”
高中毕业赶上“知青”末班车的梁虹,未能如愿走进大学殿堂,而是走进了地里田间。尽管在农村进行生产劳动,但梁虹追求理想的热情从未减退,劳动之余常常抽时间阅读自然地理方面的书籍。1977恢复高考,梁虹重新踏上梦寐以求的求学路,继续追求钟爱的科学。
机会总是钟情于有准备的人,由于一直坚持学习,1978年,梁虹顺利考取成都科技大学水利工程系陆地水文专业,四年后又成功考取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研究生。“书山有路勤为径”,梁虹秉承一贯的勤勉与刻苦在“水资源”中专研。两年半后,梁虹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水利工程系”教书育人,将对山水的热情投注于和他一样怀抱理想的学生。
敢攀高峰摘明珠
衣锦还乡是中国传统的儒士思想,而梁虹的回乡,却缘于一个单纯的原因,就是年迈的父母身体不好而又无人照顾。1987年,心念父母的梁虹回到家乡贵阳,走进了我校地理系。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决定竟成了他科研转向并登上学术高峰的契机。
八十年代的研究生在黔州大地上可谓凤毛麟角,在他回来时,贵州省水利局、贵阳勘测水电设计局等多家单位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且报酬不菲,但对于喜欢自由地从事学术研究的梁虹来说,学校才是他向往之地。他告诉记者:“一开始本想去贵州工学院的,但那儿离父母太远,便选了师大,正好当时的地理系需要水文方面的老师,我就来了。”
梁虹走进师大,也走进了另一片新天地。因工作需要,他的学术研究方向由原来的“水电工程”转向“地理水资源”,跨进了地貌学的领域。“我是学水利的,对于地貌没有什么研究,更不懂喀斯特。”梁虹坦言。当他正苦心摸索时,一个人的出现照亮了他的探索道路,这个人就是国内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学家杨明德教授。机会是自己争取的,梁虹对于科研的热忱和用心赢得了杨明德教授的赞赏。他们时常在一起探讨,说起自己的专业梁虹总是滔滔不绝,两个学科的碰撞产生了新的火花,让杨教授兴奋不已,两人一拍即合。“杨明德教授跟我这个‘外人’总是很有话题,谈得十分投机。”于是在杨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张英骏、何才华等教授的帮助下,梁虹在新的土地上迅速成长,从不懂到了解,再到拿起笔来写下自己对水文地貌的探索认识,有的看法甚至突破了这一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
1989年,杨明德教授带领梁虹、谭明(原师大地理系毕业生,现中科院研究员、博导)等组成团队,开始了将水文与地貌结合起来研究喀斯特的征程。1991年夏天,贵州普降大雨,安顺受灾严重,于是梁虹与谭明乘着公交、拿着相机前往灾区。在龙宫附近游走一番后,梁虹发现被淹的地方都处在“坡立谷”地带,地下有暗河,当降水量超过暗河的承载能力,水便从洞口涌出淹没地表。这一发现引起梁虹的极大兴趣,通过测量,他推算出这一地区有300km2的流域面积,一般情况下,100km2的流域面积所形成的洪峰量平均为300m3/s,而这一地区最高洪峰值才50m3/s,大量的水在上流被截。经过实地测量和反复计算,他提出“喀斯特流域地貌结构的造峰效应”的创新理论。对于实践,梁虹说:“搞科研要善于发现,将积累的知识结合实地的发现,从中寻找破题的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梁虹从流域的角度把地貌学和水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并揭示了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系统概念、结构和功能,从水文地貌学中流域结构的角度揭示了喀斯特地区洪、枯水特征值的变化规律,为“喀斯特水文地貌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面对科研成就,梁虹为自己骄傲:“人要对自己有信心,而我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是建立在踏踏实实的专研基础上的。”
凭借寒窗苦守的努力和对自己研究方向的敏感,梁虹一步步登上了学术的高峰,终于看到了成果。自1995年以来,梁虹以独著或第一作者的身份先后在《中国岩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水电能源科学》等全国重要学术期刊和全国性科技期刊以及国家出版社发行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全情投入跨人生
“人最能出成就的年龄是20到40之间,我把握住了,因此毫无遗憾,如果时间重来,我还会如此选择。”2001年梁虹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折点。
2001年学校推行干部制度人事改革,各系主任、科长、副科长等竞争上岗,教授可参与竞选,没有任何职务的梁虹勇往直前,加入到领导高校教学管理中枢的岗位——教务处处长的竞选当中。经过层层选拔,梁虹如愿以偿。当时有人提出质问:“梁虹,你以前从未做过行政管理,你有什么把握能当好这个处长?”梁虹回答:“没有做过,不等于我不了解,我读了很多相关书籍,查阅过许多资料,的确我没有经验,正因为我没有干过这个处长,就不会过多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就会有创新。”
在2001到2010九年间,梁虹一直践行着当初的豪言壮语,将教务处的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在他的主导下,促成了第21届全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务处处长会议在我校举办;在他的力阻下,扭转了学校购买教学管理系统的决策,避免了软件问题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在他的策划下,解决了我校长期出现的学生欠交学费的难题。“学校给了我一个人生事业的大舞台,任何事只要是对学校有用的,我都会竭尽全力干好。”
当处长这几年,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有了很大发展,申请通过了很多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对此,梁虹从来没有羡慕过,他说科研与行政两者的成就一个是显性的,一个是隐形的,作为教育行政管理者,不尽心、不努力,给教育事业带来的损失将在未来的五年、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后浮出水面。为了不让教学与行政冲突,他将研究生的课都调至周末,他常给自己的学生说:“自己要么退出教学,要么退出行政,虽然上课与行政‘双肩挑’是个人的双赢,却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
在被派往澳大利亚学管理时,他还特地深入到当地中学考察,了解到那里行政与教学分离的办学模式。2009年,他将这一概念付诸文字,写成论文《浅谈高校双肩挑行政管理干部专职化——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谈起》,凝聚了他多年来从事行政管理的思考和感悟,在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征文中,获得学校特等奖。谈到这里,他热情地将这篇文章拿出来分享给记者。他说:“近年来科研方面没有再出大的成果,更多的进步是在管理上的。但心中的想法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莫大满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就一心一意干行政,亦如当初坚定的在学术之路中前行。
2010年梁虹调任研究生处处长,新的岗位,新的职责,新一轮的磨合又开始了。在近一个半小时采访中,梁虹的办公室总是不乏匆忙的身影,他立即笑说:“你们看,每天都有这么多事要处理,如果一边上课一边搞行政,脑子就乱套了。”无论是搞科研的梁教授,还是干行政的梁处长,梁虹从来就没有变,用心、热忱、自信交织着人生岁月,无论经历几次转折,都会发出悦耳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