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全: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岩溶与自然地理学科主任、贵州地质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主持了望谟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渡邑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黎平三什江金异常查证、毕节县土地利用详查等多个项目的工作;其论文《贵州二叠纪-三叠纪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获1996年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主讲《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等课程;主持了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环评等项目。曾获第三届、第四届“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奖”,2011年度黄如论优秀教师奖,2012年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周德全老师近影
“看不到学生们,心里就不踏实”
面对众多所获奖项,最令周德全欣慰的是“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奖”,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是学生评给我的!”
天气一旦有变,学生们便会主动提醒他加衣,看到他身体不适,就会立马陪同去医院;每逢佳节,四面八方的祝福短信纷至沓来;临近深夜,他被学生们“赶”出实验室,上了年纪的周老师希望和弟子们一同见证、一同体验,可学生却希望老师永远都健康、平安。时刻沉浸在学生为他营造的幸福氛围中,因为那是用心血换来的福气。
“有教无类收对象,因材施教做教学”是周德全的教育理念,他每届收3名左右的研究生,从认识起,就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的,不拒绝任何一个渴望跟着他学习的学生。他说:“只要他们愿意跟,我就愿意收。”
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善良、勤奋、有潜力的,只要脚踏实地,将来都会闪耀夺目。“很多学生都比我能干,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谈到学生时,骄傲的神情中饱含着满满的宠爱和希望。
他经常和学生一起谈心。每当学生抱怨就业难的问题时,他便笑着说:“与其每天都忧心忡忡,不如把每天的事做好,点滴积累必然发生质的变化。就业上的确存在一些不良竞争,但绝非主流。”
别人都盼着节假日的到来,而周老师却恰恰不喜欢休息。一旦看不到自己心爱的学生,心里就不踏实。每当寒暑假快结束时,就开始盘算谁该回来了。心痒痒的时候,还会逐一打电话问问情况。感情的建立始终是相互的,把学生当亲人一样对待。在学生眼中,他也不仅仅是老师而已。
“我真想带着他们冲锋陷阵”
如今,周德全总是感慨地说:“如果这是一支部队的话,我真想一直带着他们冲锋陷阵,不离不弃。”
每当申请到科研项目时,他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做实验、一起考察……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
周老师对学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能吃苦。一次,他带学生到边远的清水江畔考察,来自山东青岛的学生陈姗姗感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周老师对她说:“要能吃苦,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发现更能为你所用的东西。”后来,陈姗姗听了他的话,很快就适应了,用屋檐水洗脸、刷牙也不觉得难受。陈姗姗现在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工作,是周德全的得意门生。
地理学习是有章可循的,要尊重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他曾带学生前往海南三亚,广西桂林,贵阳天河潭等地进行野外教学考察。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处理一些问题时考虑难以周全。为了安全起见,他每一次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不肯放松,坚决不让任何一个人出任何事。
在学生眼中,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周老师学识广博,阅历丰富,脚至何处讲到何处,令人钦佩。野外考察时,他总是走在队伍最前列,用敏锐的双眼发现许多闪光点,随后对目睹的事物或现象作细致入微的讲解。一次,在惠水九龙山考察时,他们沿着惠水连江走了一段,发现一个坡面,到河流有三公里的距离,地形曲折,遍地是砾石和鹅卵石。周德全对学生说,这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导致的河床迁徙,甚者将会引起气候变化。“跟着周老师,方能体会在玩的过程中积累知识的快乐。”
还有一次,一行人到赤水考察,到第三天时,一位学生突发急性阑尾炎。当时,他们所在的地方离四川的一个小镇仅有一江之隔,考虑到经济原因,该同学早上4、5点就忍着疼痛到江对面的镇上输液。
周德全得知此事后,当机立断地说“必须到赤水市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市医院的医生说:“情况不太好,必须马上动手术。”
这时,他请另外几名老师将其他学生带走,一个人留下来照顾生病的同学。为了得到及时治疗,手术前,周德全毫不迟疑地在家属同意单上签了字。就在那两天两夜里,他用耐心、细心、爱心……让身在外地的学生感觉到了家人的温暖和亲切。
“学生在野外更需要关心,亲力亲为很有必要。”他曾带学生到海南实习,几名学生刚踏上那片土地就显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周德全一一过问情况,不敢有任何疏忽。学生们大多来自贵州山区,不免想尝尝海鲜,可又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可望不可即。他就琢磨着:都到这儿了,怎么着也得吃上一顿。于是便带着学生晚上3点到码头上批发,拿冰块冷冻着,而后包一个小饭店,借用饭店工具,自己动手给学生们做海鲜大餐。从饮食地理的角度让学生发现了大千世界的另一面。在他的内心里,身怕亏待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冉同伙是周德全的学生之一,在本科阶段就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三等奖。起初,周老师让他跟着课题小组锻炼,选定题目,争取能提早发表论文,为毕业做铺垫。但想法始终不成熟,后来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拟定了题目:《基于MAPGIS下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以贵州省天柱县为例》。在国家提出宏观政策“保住18亿亩耕地的政策”的大背景下,此项研究富有实践意义和创新之处。
根据一系列研究后得出的实验数据,冉同伙完成了论文。通过学院的筛选后报至学校,请校内外土地研究和地理信息研究的专家把关。每过一关,周老师都会仔细斟酌,以迎接下一次挑战,大到整体思路,小至文字修辞都不会轻易放过,反复修改不下12次。最终通过了省级答辩,取得了好成绩。
之后,冉同伙在此基础上,又发表了《天柱县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对策的研究》。他说:“周老师对工作及其认真,对学生平易近人,随时都在留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自从跟了他后,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情操的培养。在我考研期间,他不停地帮我联系学校,研究招考政策,选择报考专业……那是千万句‘感谢’都不够的。”冉同伙坚定地认为是在周老师的影响下,才实现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华丽的转身。如今,他在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继续深造。
“培养品行与能力兼备的学生是教师不变的职责”
作为一名教师,周老师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规律。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他订阅大量相关书籍资料,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议,认真学习学校的下发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深刻体会文件精神,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师座谈会以及学院组织的师生座谈会。通过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除了带着问题研习专业书外,还在闲暇之余读读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
周德全认为,对于一个学生的培养,在品行修养合格的前提条件下,还要培养其三方面的能力。即科学思维的能力、旁征博引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学习的能力。能力培养不是抽象的,通过训练,学会观察、对比分析、举一反三,在此过程中拓宽眼界,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例如在学习地理基础时,一定要追溯起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图片展示和野外考察、实验,贯穿在学习当中,“对待科学,就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敏感和耐心。”
他承担着《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土地利用规划学》、《现代自然地理》、《旅游地质学》《区域地质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此外,还注重结合地理地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综合野外教学法、课堂讨论、布置作业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课堂艺术教学八点,从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等方面做了归纳。当学生忙于记笔记,而忽略课堂听讲时,周老师告诉他们:“要学会学习,不可食嗟来之食。要认识到百家讲坛只是个人心得的表达,不该全盘接收”。这话让学生们恍然大悟,立刻改变了学习方式,也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成效。
学生说老师上课极富激情,将关键词用ppt呈现出来,按照自己思路、结合工作经验和阅历讲解,既丰富不显繁琐。即使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在他的课上也会很专心。他还会适时引入书本之外的信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对地理地质专业的兴趣爱好。
同时,他还密切关注行业,关注地理地质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确实有用,以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工作,也能在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
近十年来,周德全为大学教育事业奉献了宝贵的精力和美好的年华。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书育人,以忘我拼搏精神激励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带动人,堪称育人的典范,师德的楷模,教学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