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担任过贵州师范大学记者团副团长,《贵州师范大学报》助理编辑,校园新闻网网络编辑等,曾获2010年度贵州师范大学校报记者团“优秀记者”荣誉称号;发表专业论文数篇,在《贵州师范大学报》发表稿件数十篇,先后策划了“2011年学校体育文化艺术节”、“第二届夜郎争锋——民族花开国际大学生辩论赛”等校报专题。
赵亚平近影
在记者团近两年的锻炼,研究生三年级的赵亚平比其他同学多了一份稳重成熟,她的幽默、率真总是令人希望无限;作为一名校报记者,赵亚平采访时的淡定,写稿时的专注,都不遮不掩地透露出她在记者团历练后的干练能干。
选择记者,演绎别样的青春
赵亚平一直向往记者这一职业,长期以来,无数的新闻报道感染着她。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西班牙战争中拍摄了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的瞬间,后来那张名为《西班牙战士》的照片成为了反对战争最强有力的控诉;被誉为“战地玫瑰”的新闻记者闾丘露薇,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时成了进驻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现场报道的华人女记者;《上海东方早报》的记者简光洲的一片文章震动了中国整个奶制品行业,甚至扩散到全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数不清的新闻报道影响着赵亚平,“记者”在赵亚平看来具有骑士般的浪漫和冒险及充满了公正、良知的正义。
读研期间,赵亚平怀着当一名记者的理想选择了贵州师范大学记者团,在记者团的日子,她全力以赴,发表了数十篇新闻报道。赵亚平很喜欢在记者团忙碌充实的生活,她说:“做一名校园的记录者和见证者,用眼睛观察社团活动背后的生动故事,用敏感的视角直击校园内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用笔记录下我与师大的点滴。这一切都让我深感荣幸和喜悦。”
坚持不懈,用心聆听奋力发声
两年多来,每一次重大新闻现场采写及新闻人物采访,都让赵亚平深刻地懂得“聆听与发声”的深意。她认为,聆听是一种姿态,发声是一种气势,侧身聆听是我们对采访对象表达尊敬的一种姿态。
一次,赵亚平的受访者是贵州师范大学的退休教授吕传汉。面对面坐下时,老教授的和蔼谦虚让赵亚平放下了原有的紧张。交谈中,吕教授对教学方法的专研令她钦佩不已。赵亚平说:“采访时,我们对采访者最大的尊重就是打起精神认真地听,认真地记。”
有人说“聆听是一种艺术”。“聆听是一项技巧,一种修养”。赵亚平在无数次的采访后感叹:“聆听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人获得智慧和尊重,赢得真情和信任。作为一名记者,只有用心聆听和感受受访者丰富、真实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的真实、生动”。
2011年的1月1日,赵亚平作为校报记者参加了在花溪区青岩堡文化广场举行的“2011年中华文化游”启动仪式的采访报道。那天,天空中飘洒着初冬的小雨,恶劣的天气没有阻挡大家的脚步。我校作为参展单位,以“让民族遗产走向世界”为主题的布展赢得了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八方游客的目光。如此大型的新闻活动,周围随处可见全国知名媒体的身影,如CCTV,凤凰网,腾讯新闻网等。当时,赵亚平站在文化广场的中央,她意识到发出师大人的声音成为她此次报道的重点,发出师大人的声音更是她的职责所在。采访了本次新闻后,赵亚平更深切地体会到“发声是一份报纸的气势”,让更多的人听到师大的声音,则是记者团每位记者肩头担负职责。
如今,学校与国内外名校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站在记者团的小舞台上,记者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2011年6月,来自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以及马来西亚国能大学等16所高校的辩论精英齐聚林城,“第二届夜郎争锋——民族花开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作为专题策划的负责人,赵亚平深知这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给学校师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思维之辩,辩论赛还给不同学校间学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因此,她牵头成立了专题报道策划小组,对此次盛会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报道,从获胜团队背后的故事到学校辩论队扎实的蜕变之路,从赛场的一个个精彩辩词瞬间到赛后的经验总结,都在校报记者们的报道之内。在赵亚平的带领下,报道小组的成员们尽心书写新闻背后的故事,记者们全力挖掘辩论赛背后的新闻闪光点,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内传递给师生们大量的信息。
从对学校连续两届举行的“夜郎争锋”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到今年八月迎来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青年体育文化节的报道,赵亚平在《贵州师范大学报》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用心用情地报道学校发生的事件。
赵亚平一直践行着著名报人张季鸾在办报生涯中坚守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她说:“用心聆听、奋力发声将是我在未来的漫漫征途中不懈努力的方向。”
超越自我,努力接近合格
榜样的力量,让赵亚平奋勇前行。在完成每一次采访后,她都会由衷地受到榜样力量的影响。坐在对面的采访对象,可能是科研、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抑或是取得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同窗,在他们身上,她都感受到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赵亚平回忆起跟随东盟十国的优秀青年走访贵州期间的采访,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的张晓松教授一路上都在用流利的英文向外国学生们介绍贵州丰富的民间文化和迤逦的自然风光。当她走进张晓松教授时,赵亚平发现张晓松教授一直在为贵州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辛勤工作着,这种对事业的执着影响了赵亚平。
大批干部党员不辞辛劳,为学校的档案整理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赵亚平采访了这些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在近距离的接触和采访中,榜样们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党员精神感染着赵亚平,“榜样的力量,无形中也在影响和感动着我,指引着我。”赵亚平告诉记者。
每一篇稿子都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忘记第一次发表的文章”。赵亚平说,当她再次翻看在《贵州师范大学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艺评论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第一次对每个人来说总是那么蹩脚,那么青涩,那么稚嫩。在由不知如何下笔到渐渐轻车熟路,再到自如地把握报道角度,一路走来,离不开老师们对稿件的严格要求。
可是当赵亚平经过反复训练,能熟练采写时,她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像大姐姐一样,带着新记者们一同策划、采写。“她总是把经验和教训毫不保留地告诉我们。刚到记者团时,稿子总是写得不像样,自然有些灰心,但看到亚平姐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时,我想我已经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了。”赵亚平亲自带出的记者王建建说。
曾经在报社实习的时,有位报业前辈告诉赵亚平,新闻工作是个无底洞。只有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更高一点,再高一点,才有可能接近合格。所以,赵亚平坚信反复的修改,在实践中坚持锻炼,是炼好内功的途径。
时光的脚步从不为谁停留,站在临近毕业的最后时刻,回首在记者团一路走来的点点点滴,赵亚平在脑海里浮现的是写稿时无处下笔,焦灼难眠的冥想之苦,与辛勤的老师们一起讨论、修改稿件时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情景,与亲爱的队友攻坚克难完成采访任务之后的一次次紧紧拥抱。赵亚平告诉记者:“在这里,我们一同欢笑,一同成长,一同梦想!我怀念过去,也期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