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文风采 > 正文
求知永无止境, 不断完善自我
——记我校2018年度师德先进个人杨斌
【作者】周嘉华 杨莎      【日期】2019-04-29 22:12      【点击】

 

人物名片:杨斌,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中共党员,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现为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兼创新团队领衔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基地负责人。贵州省黔灵学者,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中共贵州省委“服务决策专家智库”专家,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贵州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省土家学研究会副会长。

自 1999 年到贵州师范大学工作至今,杨斌一直秉承着“博学”“精湛”的工作教育理念。科研上,他怀揣着对科研的热忱先后主持、参与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并且多项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工作上,他坚持术业有专攻,本着从擅长的领域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在校社科管理工作成果显著,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成绩斐然。

细致入微 孜孜不倦

“人不是生来就拥有一切的,而是靠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东西来造就自己”。大学四年里,杨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了很多书籍,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便是他大学四年的“研究”成果,也因此养成了坚持读书的好习惯。有一次在阅读 《贵州古代史》 时,他发现书中仅提到了贵州古代农耕文明的繁盛衰败的年代,却没有解释导致其发生的原因,经过不断地查阅资料,他得出结论:客观的地理环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农耕文明的发展水平。此外,他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发现文献中提到了“插花地”却没有详细讲述,凭借着平时阅读所积累的知识以及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出版了第一本插花地研究专著:《插花地研究——以明清以来贵州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为例》。

学术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工作之后,杨斌不断地从理论学习、文献书籍以及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出发去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最终出版了个人专著4部。在 《地理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并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启发诱导 桃李春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杨斌把“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严于律己”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学校社科处担任处长的他在工作之余仍保持着爱读书的好习惯,正如他所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要有博学的功底,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在教学工作上,他遵循历史和逻辑、事实和价值结合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持续性发展为宗旨。同时坚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去推动学生学习知识,进行科学创新。杨斌在担任历政学院副书记期间,针对学生读书不足的情况,创办了“211读书工程”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精品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大多数学生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突破口,是因为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对生活的关注度不够”,他建议大学生要多向社会学习,学会观察社会。通过“211读书工程”活动,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奋斗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起点”,在工作中,杨斌始终坚持朱熹读书之法: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习惯和态度。他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他要求社会科学处的同志要像做学问一样研究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工作,摸清家底,着重解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校上下的大力配合下,2014年以来,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突飞猛进。2018年,我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全面丰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27项,居全国第49位;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批17项,居全国第42位。科研经费2013年尚不足1000万元,到2018年已突破200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不仅被遴选为贵州省第五批人才基地,而且在省教育厅的研究基地评估中荣获“优秀”等次。

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杨斌一直努力工作,用爱教育。工作之余通过不断学习、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不断实践、向生活向社会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更卓越,实现知识创新、教育创新。在未来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中,他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校园文化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