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者认真比赛
近日, 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的贵州师范大学第一届大学生金工技能大赛决赛在花溪校区工程实训基地举行。比赛分为金工技能车工和金工技能钳工两个项目。在为期24天的激烈比赛中, 51名学生进入了决赛。最终, 来自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16级的张迅获得了车工组一等奖;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的吴刚获得了钳工组一等奖。
赛时细心雕琢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 ” 由于钳工比赛是用不锈钢制作工具,从绘制草图再到锯割下料, 无一不是对操作者的考验和磨练。据吴刚介绍, 决赛时间一共是4个小时, 其中包括分组比赛、 分配工位再到制取工具材料, 在比赛过程中, 最困难的便是参赛者亲自动手去割据不锈钢, 由于天气炎热, 加之钳工工作十分费力, 吴刚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他没有放弃, 而是选择继续完成比赛, 他自信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
比赛结束后, 许多参赛者都出现了手指与手掌肿痛的现象, 大家激动地谈论着比赛过程中那些动人的瞬间和惊险的时刻, 彼此分享着宝贵经验, 似乎忘记了手上的伤痛。“对于比赛, 我只想认认真真地去完成,用心就好。遇到困难也不能退缩, 不能半途而废。哪怕别人的速度超过了我, 我都要尽快冷静下来, 仔细分析。再者, 一定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能做到。 ” 回顾比赛, 吴刚说。的确如此, 比赛过程很艰难, 但若坚持下来, 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本证书或一份荣耀, 而是作为一名 “胆大心细” 的钳工所必须具备的耐心与细心。
赛前用心准备
每一个工件作品的完成, 都离不开精湛的技术和坚持不懈的毅力。钱学森曾说: 不要失去信心, 只要坚持不懈, 就终会有成果的。完成一个工件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一刻也不能离开车床, 因为车床是高速运转的, 为防止发生意外, 在制作一开始便要投入百分百的专注力。
张迅对于这份 “苦差事” 却有着他自己的见解。因为热爱, 所以他愿意将自己投入其中, 由于平日里没有那么多机会和场地让他们去实践操作, 所以一旦有学习机会, 他们就绝不会放弃。在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中,他们不断摸索, 不断积累, 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比赛前, 张迅和其他选手一样, 只有一周的培训时间。这次比赛的目标工件为铁棒, 是张迅他们之前没有做过的工件。做铁棒最困难的就是要做出圆弧, 两只手要分别控制两个方向, 一个左右, 一个前后; 进刀的速度尤为重要, 需得匀速进刀, 只有进刀速度控制得当了才能做出漂亮的圆弧; 在制作繁琐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数据的精确……制作时间长, 准备时间短,他们只有在培训中不断练习, 才能在一个个作品中脱颖而出, 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做出一个精度高、 误差小的工件。
张迅说, 尽管这项工作很繁琐, 但只要认真去做, 结果就不会让自己失望。怀揣着必胜的决心, 他只用了1个小时27分, 就完成了目标工件的制作, 既创造了记录, 也赢得了比赛。
弘扬 “工匠精神”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以赛促改。 ” 在创新创业学院基础实验 (实训) 教学科长张金治看来, 金工实习是理工科学生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此次比赛不仅能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 还能加强学科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它使教学者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 为参赛学生搭建了一个实践学习的舞台, 让其在实践中学习、 提升个人能力。
此次比赛还将 “工匠精神” 体现得淋漓尽致。 “工匠精神” 是精雕细琢、 钻研专注的品质, 是摒弃浮躁、 不忘初心的情怀, 是精益
求精、 追求极致的信仰。这与古语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是一个道理。金工技能十分考验动手能力, 只凭着脑子的思考、 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工作的, 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 熟练掌握实际能力, 不断积累机械操作经验, 才能把知识灵活、 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中, 与此同时, 辅之以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心细如絮的耐心, 方可出 “巧活” 。
大力弘扬 “工匠精神” 是时代的要求。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高速发展, “用真心制精品” 的 “工匠精神” 却不能 “落伍” 。相反, 它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传承和弘扬, 并持续赋予其新的内涵, 使其日久弥新, 焕发出新色彩, 继而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