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文风采 > 正文
七载辛勤培育 今朝硕果累累
【作者】本报记者 易 龙 韦艳芳      【日期】2016-04-11 11:08      【点击】

从2009的“第十一届 ‘挑战杯’ 贵州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到2015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以李莹、杨行、王泽平、余兆、徐柱为代表的机械组和电气组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斩获了众多奖项;王士强的发明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等等。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七载不辞辛劳的辛勤培育,如今已是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科研之峰,勇于攀登

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杨行及其所在团队在“2015年 ‘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校级一等奖。他们的作品“漂浮式河道垃圾打捞装置”是在一次出游中得到了灵感。他们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了比赛中,杨行说:“上课的时候就认真听课,放学了就一头扎进实验室,而且参加比赛是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这样可以巩固知识。”在比赛期间,实验室就相当于他们的“第二个家”.辛劳的汗水换来了收获的喜悦,他们客服重重困难,顺利地参加了比赛并获奖。

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李莹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李莹说参加全国第六届机械创新大赛很艰难,但也很快乐。一开始不知道比赛的主题,知道了主题后一时间又没有好的想法,查阅资料、和老师沟通等等,最终确定了参赛思路。然而,加工出来的作品与设想中的又存在不小的差别。尽管困难重重,也没有让她放弃。付出终有回报,参加比赛让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实现自我突破。谈及最初参与学院科研团队的想法时,她说:“周围的同学有很多在做科研,于是自己也被带动了。而且学院对科研很重视,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经费。老师们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鼓励。”

在努力攀登科研的路上,机电学院始终鼓励学生,都说要勇于攀登科研的高峰。科技攻关之路永远是任重而道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到达科学的顶峰。

凝心聚力,共创辉煌

团队建设过程中需要团结协作、和谐共进的精神,以共同的人生追求和事业凝聚团队。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也形成了团队攻关科研课题的良好机制。

20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王泽平说,“在比赛中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信心满满,但在制作模型的时候做不出我们想要的东西时就觉得心灰意冷,后来大家在互相的鼓励中又重拾信心。”团队当中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是全才,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尽管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每个人对方案的看法有所不同,但都会在一起讨论,最后拿出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的方案。

20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余兆说:“其实我们没有什么优势,专业知识的欠缺、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的结合,对大赛的了解不够让我们非常焦躁。”但是由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队伍,每个人有着坚定的信念,都愿意为比赛付出心血和努力。就是靠着团队间的紧密合作,他所在的团队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贵州赛区本科组中获省级一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等。比赛中,充分发挥团队资源共享的优势,充分调动团队的整体攻关能力,互相密切配合。一个团队建在建设过程中努力需要相互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和谐相处,才能为各项赛事努力奋斗。

学无止境,规划未来

2015年,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徐柱和其他9位同学一起到日本福山大学进行了为期9天的交流学习,谈起这次的交流学习,徐柱用“受益匪浅”来总结。

在日本的九天学习中,涉及机械、地理、生物、建筑等专业。参观福山大学的机械作品时,日本的制造方法、思维逻辑、实际操作等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更加坚定了他们积极攀登科学高峰想法。谈及未来的规划,徐柱表示自己已经保研到贵州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还要继续读博,以后也许会进入研究院工作。作为经常在一起研究、制作作品的伙伴王泽平也已经参加了今年的考研,无论结局如何,他认为无悔就好;杨行也表示即将参加选调生的考试,去考试中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成功与奖励永远属于过去,只有不断前行,才可能发现更美的风景。学无止境,“学到老,活到老”。这一群有着相同梦想、共同追求的大学生,在一路上不断学习、相互鼓励。未来他们或许会天南海北,人生和科研之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经历过风雨,品尝过胜利他们一定会发现更加优秀的自己。

徐卫平、伍权、邓静、苏明、汤耿等老师组建的专业指导团队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在各项赛事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们功不可没。他们在给予专业指导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梦想和人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们告诉学生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仰望天空”。

【责任编辑】罗明媛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