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良师,亦为益友。
在育人上,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在教学上,他倡导实践,锁定“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在课堂上,他不拘泥于常规,形成了自己的另类课堂风格。
夏小刚,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自2000年以来,夏小刚教授与其所在的数学教育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先后在2005年、2006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和贵州省教育厅推广,2011年《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
潜心教学,累并快乐着
在同事和家人的印象里,夏教授总是在忙。他潜心科教,年如一日。
几次预约采访,因为工作太忙,多次未成,后无奈于笔者执着,他才接受了采访。
教授很和蔼,和他的谈话过程很轻松,虽为采访,却似朋友之间的亲切交谈。
对待知识,他严谨务实,为了让笔者明白什么是“教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他现场模拟课堂,通过具体案例让笔者亲身感受。
对待教育,他热诚敬业,多年的坚持,在一般人看来,慢如长征,而他却视如游戏一般乐在其中。
夏小刚教授坚守在教育研究的第一线,为培养我校数学教育类师范生,倾注心血,苦心钻研,成为我校数学教育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夏小刚教授还多次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主编2部高校教材和2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用书,其学术文章多次见刊于国内各类教育学术刊物上,成为我校名副其实的“多产”教授。而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和《数学教育学报》(中文核心)杂志编委,他很好地发挥“纽带”功能,积极拓展我校与国内外数学教育的交流平台,从而扩大我校数学教育的学术影响力。
夏小刚教授所在团队开展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和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立足于贵州区域特点,以学生为本,专业为要的特点,较大地影响国内的教育。然而,这些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荣誉,却深藏着他多年的付出和辛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
夏教授的另类课堂
还记得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吗?故事大致情节是:顽劣不思上进的学生抗拒着老师课堂,他们不是以疲乏之姿卧倒桌前;就是想方设法逃离枯燥的教室;亦或是偷偷地在桌下玩弄手机。直到有一天,老师古越涛的闯入,其践行的素质教学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厌学之风。然而对于所有受教于夏小刚教授的学生来说,他就是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魔力老师。
“第一次听夏老师的课是在大二,他很注重把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其他老师最不一样的是,他很放心地把讲台交给我们,他的课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我们就是课堂主角。这样教学方法,很容易就调动了我们参与的积极性,其提出的课题也总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所以提及夏老师的课大家无不喜欢。”王世喜,2010级数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毕业生,在他的记忆里,夏教授的课不同其他,对总以理论和抽象概论示人的数学来说,夏教授的教授方式可谓“另类教学”。他告诉记者说,他很喜欢夏教授那套“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因为这套教学方法会以具体的教学片断或者具体的课例为依托,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教育理论。“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夏老师很会设置恰当的问题串,帮助你一步一步的追本溯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为了改变我国学生普遍缺乏提出数学问题的学习经验和问题意识较为低下的现状,自2000年以来,在吕传汉教授和汪秉彝教授的引领下,夏小刚与贵州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小组成员一道,开展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我的偶像老师
“我从未见过会有老师的选修课那么遭学生喜欢,半年的选修课,不仅连身边那些吊儿郎当的同学都被吸引了,就连我自己,竟也着迷了,他是我的恩师,更是我的偶像。”提及夏小刚教授的课堂,现已为高中数学老师的李丹丹说到。然而,她与夏教授的师生缘起于三年前的教师技能赛,尔后的两次相处中,都让她愈发地敬仰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了。
“他很慈爱,对我们很好,在我们心里,他亦师亦友,恩师如父,良友如师,莫过于此了。三次的技能赛,因为有他的指导和鼓励,我才有了这些成绩,尤其是在教育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2014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参赛筹备期间,我自己都没底气了,因为老师鼓励,我才充足能量,拿下了三等奖。不过,他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思考问题和动手能力方面,他对学生的投入,对知识的探索和做学问的严谨,让我们深感做学问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需要全心地投入和精气神的融汇。”在李丹丹的书柜里,夏教授组织编写的《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她最珍贵的藏书,也是她的教学研究模本。在她的课堂上,也会常常会上演着夏教授的另类课堂。
可见,对于学生而言,夏教授教会他们的不只是知识和教学方法,还有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务实的求学精神。
培养学生,实践很重要
夏小刚深知,无论是“教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研究方法,还是将高校专业理论与校外实践联合的“走出去,请进来”教学模式,都少不了学生的实战参与。也正因为如此,以夏小刚所在团队为主的数计学院教学研究工作者们在数学教育上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数学教育类学生(师范生)的专业教学技能,数计学院开展了高师数本专业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师范大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等教改研究项目,与“教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一样,这两个项目对学生的培养也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而这些培养手段,对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来说,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教学技能。
“对于我们师范类院校来说,大部分学生将来会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对学生的培养,实践很重要,所以,我院今年会增加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课程,将原来的每月一次或几月一次的实践基地观摩变为每周一天,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中还要求实地教学。”夏小刚告诉记者。
在研究和奋斗路上,他说他走得很开心,纵然要承担多出一般人几倍的工作,但是以教为职,以研为业,无论多苦多累,当研究出硕果,桃李满天下时,就是对曾经付出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