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文风采 > 正文
陈豫魁:脚踏实地,做好“艺术品的雕琢者”
【作者】本报记者 冉乾玉 改编      【日期】2014-06-18 09:02      【点击】
陈豫魁,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辅导员,连续多次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现任团委副书记。

在学生眼中,陈豫魁老师胖胖的,好像喜欢“装酷”。平时,学生们喜欢和他开玩笑,并亲切地叫他“魁哥”。

“装酷”的辅导员

2007年7月,25岁的陈豫魁成为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的首批辅导员。与此同时,也成为第一个在白云校区工作的国旅学院的辅导员。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两张凳子、一张桌子成为他在白云校区的办公地点。由于国旅学院刚刚成立,资金、设备不太充足。“那时候,需要一张纸都要向其他学院借。学院刚刚建立,比较困难,加之宝山校区的事情也很多。我一个人在那边也不想给学院增添负担,能自己独立处理的事就自己做。”

白云校区位于麦架镇,学校四周都被居民区“包裹”着,学生与居民之间偶有矛盾。为了处理好学生与周边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陈豫魁与白云校区的几个年轻的辅导员常常聚在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把不同学院、不同班级的一些学生召集到一起,和他们谈话,给他们打安全“预防针”,做相关指导。至今为止,白云校区国旅学院的学生与校外和其他学院的学生从未发生过肢体冲突和严重矛盾。

2007年之前,国旅学院的相关专业隶属于经管学院。陈豫魁第一次在白云校区带的班级就是2005级的毕业班。为了能够让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都能顺利找到工作,陈豫魁经常通过网络、朋友、企业等各种社会关系、学校的就业与指导中心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并以短信、QQ等方式把信息发布给学生。

“有一次,陈老师在群里说刚刚建立的世纪金源酒店在招人,你们可以去试一下。可是连发了好多次、好多天都没有学生回应。他有点抓狂了,说‘你们这些人怎么回事,香港集团刚建立的公司招人,你们赶紧去试一下,好的话就留下来。’”2005级王露瑶说。那时候,大家都只知道喜来登酒店,而对现在的五星级世纪金源酒店毫无概念。

在王露瑶看来,刚来班上时,陈豫魁喜欢装酷、一脸严肃,会督促学生做事,实则却很好相处。“他对学生很好,但可能他不想让学生觉得他是个很好讲话的人,所以要装的很酷。”王露瑶说。据统计,2005级的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为98%。毕业后,陈豫魁还与毕业班同学搞聚会。喜欢旅游的他还会经常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旅游攻略。

每年的贫困生评定工作,可能是辅导员和班委比较头疼的事情。而在陈豫魁手中,却能够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也会心服口服。在评定工作中,除了学校的一套规定的程序外,陈豫魁老师带领班级的学生成为助学金评定候选人还要做一套“测试题”,测试题的内容有家庭人口、年龄、家庭成员有多少在学龄阶段、有无重大疾病、是否是贫困户、是否是单亲家庭等内容,老师会根据选项打分并要求学生在一至两周内出示证明,否则无效。

细心周到的“大哥哥”

郭元春是一个来自内蒙古的北方女孩,在她眼中,和老师的称谓相比,陈豫魁更像她的“大哥哥”。“我们班大多数人都是贵州本地人,平时聚在一起说话、开玩笑,都会用本地方言。但是,只要有我在场,魁哥都会说普通话;也会尽量让其他人说普通话。”这让来自北方听不懂贵州方言的的郭元春感动不已。

除了尽量消除语言上隔阂,他还主动向外省的同学介绍贵州的生活、饮食等文化的与其他省的地域差异,这让远离家乡的外省人倍感亲切。

在平时的班集体活动中,若无特殊原因,陈豫魁逢场必到。“今年,我们院参加校级篮球比赛,比赛前每天都会有训练,魁哥几乎每天都会跟着我们一起训练,即使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的,也会在晚上打电话给班委问训练的具体情况,或者班委打电话给他汇报。”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的郭元春说。在每天的训练中,水、香蕉、红牛等饮料都会按时出现在训练场。

在日常课后的校园里,陈豫魁会经常和一大帮学生谈天说地。当学生们向他透露自己的心事时,他会像生活咨询师一样耐心聆听并作正确的引导。有时学生们也会伺机调侃陈豫魁。在2012级旅管班的肖俊宜看来陈豫魁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爱好广泛,喜欢运动、看电影、旅游等。然而有时贴心、和蔼、幽默的“大哥哥”也会严肃起来。

2012级旅管班是个优秀、学风良好的班级。大一上学期,学生们上高数课会在早晨6点多就起床占座位。然而过了大学上课的新鲜期,大一下学期时,学生们开始迷茫、散漫,班级状态不好。每每这时,陈豫魁都会及时召集学生开班会,直指出现的问题,严打考勤,并帮助学生们树立目标,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他像一个“摆渡人”把学生们从迷茫中引领到光明的岸边 。

陈豫魁向记者介绍到,在学生们刚进校后的低年级期,他会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督政策;而在高年级期,则会对学生进行“松绑”。“学生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自律能力不太强,当老师的就应该在低年级帮助他们建立提高自律意识,而在高年级后,政策可以一步步放宽。”

“拼命三郎”求完美

2010年12月29日,陈豫魁接到学校安排,2011年1月1日中华文化游·首游式将在青岩堡开幕,陈豫魁和另外两位老师将负责设计我校场馆工作。此时,距离比赛仅有三天时间。

接到通知后,陈豫魁和另外两位老师分工合作,30多平米的房间便是他们的设计空间。另外两位老师负责场馆的地毯、灯光、展示内容等装饰,陈豫魁负责展板设计。“让贵州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展馆的主题。

接到任务的第一天,陈豫魁便从中午的十二点一直设计到第二天的早上九点。设计完后,还要赶到做展板的公司,把设计方案拿给他们,还要催着公司出展板。之后,便又迅速赶到场馆地青岩堡,在现场盯着工人们搞装修,凌晨三点从青岩堡坐车回家,在家里休息到六点半,之后便又赶到青岩堡 。

在驱车前往青岩堡的路上,身心疲惫的陈豫魁在车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以至于到了青岩堡后都没能醒来。另外两位老师不忍心把他叫醒,先行前往场馆。一月,贵阳的凌晨异常寒冷,冰冷的空气连续袭来后,陈豫魁被冷醒了。其中一位老师递了一杯热水给他,冻僵的身体似乎和热水的温度不能调和,以至于双手一直颤抖着,杯中的水不断的被抖出来。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位老师三天的努力使得展出效果非常好,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和赵克志书记来到了场馆展示的那条街后,就直奔师大的场馆,这也是他们参观的场馆中的唯一一个高校的展馆,邵琪伟还对在场的人说:“师大展馆展示的贵州文化传承和发展做的不错,对于民族文化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是有必要的。”这让陈豫魁和他的团队倍感骄傲。

除了中华文化游·首游的师大场馆设计让陈豫魁倍感成就外,以他和国旅学院学生会发起并举办的导游专业技能大赛活动为参考而举办的全省导游大赛也让他十分欣喜。陈豫魁最初举办导游专业技能大赛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提高旅游专业学生们的导游实践能力,应对在导游实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导游应做的各种工作、应掌握的各种技能等都被安排到比赛的环节中。自2009年首次举办导游专业技能大赛后,国旅学院以后每年都在举办,并发展为学院的品牌活动。

陈豫魁曾参与策划过多种学生活动。“他会跟我们提出很多可行性的而我们又没有想到的建议。比如三下乡时我们去六盘水,他会跟我们说六盘水的一些基本情况,并给出中肯的建议;要是去其他地方,同样也会说出那个地方的建议。”2010级国旅学院的龙宇说。

在九运会前期的准备工作期间,陈豫魁曾放弃放假休息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连续训练了100多天。带领学生参加过“中美大学生重走长征路”活动,也曾在毕业季时,为离校学生开展各种欢送活动。陈豫魁参加并发起的活动多得数不胜数,每次做活动都力求做到最好。

“我一定要比我的学生懂得多”

在陈豫魁眼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知识。“我一定要比我的学生懂得多,但要是我的学生确实比我懂得我,那我也很高兴。”他说。

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陈豫魁除了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利用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交流会和拓展活动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看到学生比自己懂得多他会很高兴,看着自己带出的一个又一个学生从大一刚进来知之甚少,慢慢经过四年的成长,到大四离开时巨大的变化,陈豫魁感觉自己就像艺术家观看自己经过雕琢后的艺术品,虽然从手中经过的艺术品有几百个,但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艺术品雕得越好,陈豫魁就越有成就感,越高兴。

陈豫魁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大学中学会为人处事是继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二门必修课。“魁哥常常跟我们说,不要尝试着向别人耍小心眼,要真诚待人,学会做人。”2012级旅管班的肖俊宜说。陈豫魁希望学生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责任心、自立、自律、沟通能力,并得到进步、学会做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如自立能力比较差、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毕业后从事的职业较为迷茫等,陈豫魁的建议是大学生在进校时就应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可行性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计划,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计划,制定后一定要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地实现最终目标。

【责任编辑】张邦义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