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发教授近影
他,主持了我校首次获批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特殊地理条件下生态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机理研究》项目。
他,是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管专家。
他,是贵州省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人才基地核心成员,贵州省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负责人。
他,勤奋努力,不断创新,用智慧和汗水潜心育人、醉心科研、用心履职、甘心奉献,用丰硕的教研成果回报学校和贵州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
走近他——我校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周忠发教授,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个科教工作者的质朴情怀。
潜心育人 孜孜以求
几次约见周忠发教授,见面的时间都被一再推后,原因是他正忙于多项研究课题和研究规划的筹备工作。为完成贵州省相关县市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丰富我校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以及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多年来他一丝不苟,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科研项目和教学工作中,白天超负荷工作,晚上查阅、整理资料直到深夜,节假日和双休日几乎与他无缘。
作为教学工作者,他始终坚持“把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教学中,让学生把握前沿信息,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治学态度。他时常结合学科发展最新动态,认真备课、生动授课,不让自己成为课堂的“统治者”,而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因此他的授课方式深受同学们欢迎。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周忠发教授坚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做好每一次实验,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失误。另外,他经常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以便及时掌握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与心理状况。同时热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付出总有回报,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近20年,周忠发教授培养了千余名优秀学子,他们或成为了基础教育骨干老师,或成为了科研工作的佼佼者。2011年,由他指导的黄凯程同学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成为学校2011年考上985院校的12名博士研究生之一。
周忠发教授与他2011届毕业生
面对学生们取得的骄人成绩,周忠发教授说:“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看到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看到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里、岗位上身担重任,作为老师我感到很欣慰。”
“教书育人”,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周忠发教授还特别注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教导他们做人要有爱心、讲诚信,做事要有责任感,要肯为他人奉献。
醉心科研 硕果累累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科研,没有创新能力,教学就只能无奈的成为一塘死水 。”周忠发教授这样诠释着“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的教育思想。他甘作学生科研路上的“启明灯”,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和研究的快乐。2009年,由他和谢晓尧教授指导,龙晓闽、欧业宁等同学完成的科技作品《喀斯特地区山地农业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航空航天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周忠发教授醉心于科研事业,对科研工作绝不马虎。年复一年,十几年过去了,他甘于科研的寂寞与枯燥,一门心思搞研究。近5年,他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省部级等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50余项,经费达1500万元。在国际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62篇,其中EI收录6篇,出版专著4部、申报专利1项、获批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
正因为有了这些主持重大科研项目的丰富经验,周忠发教授才能把处于学术前沿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教学中。这一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论,让学生感悟到周忠发教授作为一位治学严谨的科研工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巧妙的构思和创造性的研究方法。“周老师的课结合实际明确,融合科研清晰,味道好极了。”同学们对周忠发教授融科研于教学的授课方式赞不绝口。
近20年来,周忠发教授一直潜心于教书育人、醉心于科研工作,不仅是一名治学严谨、学风端正的学者,更是一名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好教师。他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了10余门主干课程。
教学过程中,周教授锐意求新,既注重专业基础理论、技能和方法的讲授,又结合本学科发展趋势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注入新的理念。他的学生说:“周教授既风趣又严谨,与同学互动良好,能激起我们对枯燥的理论课程的兴趣,将生涩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用心履职 不负重托
2008年1月18日,黔南州人民政府召开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卫星遥感调查及信息系统建设大会,周忠发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时值大雪凝冻最恶劣的时候,为赶上大会,他亲自驾车和他的研究生前一天上午9点从贵阳出发,因路面结了薄薄的冰,他们的车小心翼翼地行驶,仍有几次轿车都滑入了路边的沟中。每滑进一次,他们就请人推出来。原本4小时的路,他们整整走了24个小时,终于在第二天上午9点准时赶到。
2011年6月6日,望谟县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召开了望谟县灾后重建专题紧急会议,委任周忠发教授为望谟县灾后重建基础评估专家组组长,主持该县灾后重建基础评估工作。肩负重任,他与其他专家连续四天奔波在望谟县的复兴、新屯、打易、乐旺、打尖、郊纳六个重灾乡镇,实地调研受灾情况。
周忠发教授在望谟野外调查
看到被冲毁的房屋、道路、学校、良田以及上报的死亡和失踪人数,他感同身受地说:“我们要与灾区人民手拉手,心连心,齐心协力勇斗洪魔”。在受灾乡镇重建新选址中,他主动担起了灾后重建的重责。终于,由他带领的基础评估专家组提出的灾后重建分区、城乡规划布局、各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等研究成果,于2011年9月25日在省长赵克志主持召开的省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中审议并通过。
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作为专家组成员的周忠发教授告诉《贵州日报》记者:“此刻,我只能用高兴和激动来描述我的心情,十几年来这么多人的努力和奉献没有白费,荔波锥状喀斯特终于获得世界承认。”“‘中国南方喀斯特’在国内竞争中胜出并代表中国申报,最后得到这个完美结果,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知道胜利实属不易,下一步如何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并发挥出更大效益将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成功来之不易,周忠发教授为贵州省的申遗工作付出了不懈努力,挥洒了辛勤汗水。在“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期间,他与专家组成员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兴义、荔波等地,白天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晚上加班汇总、整理所获取的资料。为了申遗工作,他忙忘记了自己的生日,把家庭的事情也放到了一边。
甘心奉献 不懈追求
除是一名优秀的治学者、科研者,周忠发教授还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他以一名科学家锐利的目光和聪慧的头脑捕捉时代的信息,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甘心奉献,不懈追求,开拓创新,不断攀登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峰。
自担任我校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副院长以来,他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国际化的思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率领我校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师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出了学院自己的、科学的、具有时代精神和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育人模式,使我校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崛起,实现了快速发展。
对于未来,周忠发教授坦言,将加大新型遥感技术应用和微波遥感技术在贵州高原山区对农作物的监测及估产,积极探索适用于贵州高原山区的雷达遥感农情监测的技术路线,实现农作物生产的精准调控,为政府部门摸清区域实况,合理配置资源,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提供决策依据。
另外,将着力加强成果转化的力度,研建一个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实用性强而又操作简便,能够全面反映县域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为县域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辅助决策信息系统实施方案。
作为我校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的副院长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领航人,他凭着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无限热忱,用真情和汗水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敬业之歌,用智慧和实干描绘出了一幅幅奉献者的优美画卷。
今天,身肩重任的周忠发教授,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去践行着一个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他,将用更加丰硕的教研成果来回报学校和贵州这片承载着他理想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