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贵州师范大学小红帽公益社在东校区二食堂前举办了以“ 旧物焕新,巧手匠心独运”为主题的手工制造活动(以下简称为“旧物焕新活动”)。
小红帽公益社社长、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3级学生唐鑫向记者介绍了旧物焕新活动的组织过程:从确定主题开始,社团便双线并进,线上通过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详细介绍旧物焕新活动内容,并收集报名信息;线下同步开展咨询工作,确保信息覆盖广泛。“通过前期的有力宣传,同学们积极响应,参与的人数较多,收到了不少优秀作品。”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作品一一归类、登记、拍照及评审,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 5名、二等奖11名以及三等奖 18 名。“我们将本次旧物焕新活动的优秀作品赠送给了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孩子们,愿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惧艰难,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唐鑫如是说。
一等奖作品《古风琵琶》尤为引人注目。该作品以废弃的纸壳为底,以书法作品和对联为饰,上面还点缀了由纸巾叠成的红、白、粉色的花,这把古色古香的琵琶出自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贵州应急管理学院)2022级学生安晨雨之手,“当我看到废旧物品经过构思与雕琢,在手中逐步成型,最终变为美观的物件,这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激发了我对手工创作的热情 。在本次旧物焕新活动中,我真切体会到了每件‘无用之物’亦潜藏巨大价值,明白了环保人人皆可为的道理 。尤其是当知道我们的作品会送给贵阳市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时,我们的付出就更加有意义。”安晨雨笑着说。
一等奖得主、文学院 2022级学生杨珉钰在受访时分享道:“参与这次旧物焕新活动让我对环保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往,我认为环保仅限于减少污染和节约资源,而现在,我领悟了通过创意和艺术的形式同样可以践行环保理念。”同为一等奖获得者,教育学院2023级学生周杰亦有相似的感悟:“我们在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工制作技能,还收获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当问及活动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时,唐鑫表示,前期筹备时,小红帽公益社需要与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人员对接,从确定主题、商议地点、分配人员,再到后期的评定和作品的递交,整个过程耗时长、细节多,大家都十分辛苦,好在他们齐心协力,不畏辛劳,圆满完成了此次活动。“当我们的作品最终送到贵阳市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手中时,那份由衷的喜悦无以言表 。看到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的灿烂笑容时,所有的辛劳都变得有意义,一切付出都成为了值得铭记的美好回忆。”工作人员、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3 级学生陈美玲则告诉记者:“评比环节是我认为最难的部分,因为每一件作品都是同学们的创意和心血,所以取舍显得尤为艰难,评选的过程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那颗最璀璨的珍珠,需要我们细致入微地观察,深思熟虑地判断。”
自 2012年成立以来,小红帽公益社已经举办了多项爱心公益活动,如“衣往情深,衣起公益”活动,将闲置的衣服捐给需要的人,让寒冷的冬天也变得温暖;“雨有意,花有应,爱的双向奔赴”公益活动,用一颗真心去呵护祖国特别的花朵,在课后辅导中传递爱自己、爱世界的正能量……在今后,小红帽公益社也将继续携着温暖的火炬,在爱的道路上前行,继续以行动诠释爱的深意,不忘初心,编织公益路上最动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