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故事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作者】宣传部      【日期】2024-07-20 11:44      【点击】

7月20日,“故事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明伦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数字人文学院)、《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协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湘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葛底茨堡大学、瑞士日内瓦中文学校、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位代表参加。

著名故事学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黄永林,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慧,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黄昌祥,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副校长支启军,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天翼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刘瑾主持。

此次研讨会围绕“百年中国故事学的理论成就”“故事诗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议题展开学术探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回顾百年中国故事学的历史和成就,积极探索新时代故事诗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推动构建中国故事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大力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中国故事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致辞


肖远平在致辞中介绍了贵州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情况。他指出,在中国民间故事中进行诗学探索,有助于发掘其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的优良基因,走向故事诗学,将为民间故事回归文学、回归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中华精神文化家园开创新的理论路径。他强调,此次研讨会将有助于中国故事诗学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建构,为发展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故事诗学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他希望各位专家对贵州师范大学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推动贵州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用“故事诗学”讲好多彩贵州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黄永林致辞


黄永林在致辞中指出,建设中国故事诗学理论体系,必须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风云激荡的世界格局为基本参照来展开,不仅要深刻阐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中国道理和中国价值,而且要不断探讨其中所包含的厚重深远的全人类普遍价值与世界关怀。他强调,建设中国民间故事诗学体系,要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历史比较与国际比较视野,突破以往国际学术领域或隐或现的话语霸权,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理论特色和实践经验的话语体系,为世界故事学科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黄昌祥讲话


黄昌祥在讲话中强调,故事学不仅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理解世界、传承文化、促进交流的重要工具。故事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跨越时空,连接着不同的文明和民族。在全球化的今天,故事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慧讲话


王慧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故事诗学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交融的重要契机。她强调要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讲话


朝戈金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故事学走过百年道路,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民间文学领域,故事学学者众,成果多,影响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各种方式讲好故事,成为从社会治理到学术研究的共同话题。故事学发展的机遇和风险并存,学者们在思绪高扬的时候,要谨记风筝的线还是要连着坚实的大地。


著名故事学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讲话


刘守华在讲话中回顾了他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从“追故事”到致力于“民间故事的诗学解读”的历程和感悟。他动情地讲道:“我在浩瀚无涯的中华故事海里畅游几十年,常被它们既富有奇趣又饱含良知美德的艺术世界深深吸引,以至乐而忘倦,仍觉得其中还有许多潜藏的诗情哲理耐人追寻,还有不少文化之谜有待破解。我于近年在故事学研究中提出的‘走向故事诗学’即源于此。”



在主旨报告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辽宁大学江帆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林继富教授,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万建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施爱东研究员,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湘潭大学漆凌云教授等学者相继作了精彩的演讲。主旨报告会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中山大学蒋明智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宪昭研究员评议。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故事诗学研究”“故事个案与理论研究”“新故事新形态研究”“故事诗学相关研究”等议题开展了讨论。



【责任编辑】一审(校):郑兴鹏; 二审(校):王玥; 三审(校):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