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李阳兵教授团队在土壤科学领域TOP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科学技术处      【日期】2024-06-11 11:03      【点击】

近日,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李阳兵教授团队在土壤科学领域1区TOP期刊Catena(IF = 6.2)在线发表题为“Characteristics of bare rocky land evolution in karst mountain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socio-ecological system perspectives: the case study of Huajiang Canyon”的研究论文。


西南岩溶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转型与裸岩地耦合演变


该文章聚焦西南岩溶山区裸岩地演变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了西南岩溶山区社会生态系统与裸岩地演变及人地关系转型,然后再选取典型的岩溶山区——贵州省花江峡谷进行案例研究,旨在揭示揭示花江峡谷裸岩地演变与社会生态系统演变之间的关系,裸岩地演变对人地关系转型的映射并解释西南岩溶山区是否存在土地退化零增长,最后根据研究区裸岩地的演变提出岩溶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也为类似山区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6A74F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左);研究区部分地类解译标识(右)


不同样带上的裸岩地的分布特征



本研究运用ArcGIS 对1969-2020年花江峡谷裸岩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裸岩发生转型的过程及演变原因。结果表明:(1)研究区裸岩地数量、空间分布、景观格局等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且在自然、经济和政策因素的驱动下裸岩地面积呈现先增加再大幅减少最后稳定减少的态势。(2) 研究区裸岩地主要转型为林草地和经果林地,并且土地利用以生产功能为主向以生态和生态经济为主转型,实现了土地零增长,从微观角度实证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变绿。(3)研究区社会生态系统与裸岩地的演变有着一定的联系,并且裸岩地面积的张缩反映了研究区人地关系的变化。


研究区社会生态系统与裸岩地的耦合关系以及裸岩地的演变过程


不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裸岩地分布模式


该文第一作者为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杨林钰,通讯作者为李阳兵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61035)、贵州省科技合作平台人才(批准号[2021]A22)的联合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4.108139

【责任编辑】一审(校):李雷; 二审(校):王玥; 三审(校):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