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校周明忠教授团队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TOP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科学技术处      【日期】2021-10-21 09:29      【点击】

近日,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深时地理环境研究团队周明忠教授等人在地球科学1区TOP期刊Precambrian Research (IF=4.725)在线发表题为“Origin of K-bentonites in the Doushantuo cap dolostones from South China and its potential link with the sedimentary model of the Marinoan cap dolosto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华南陡山沱组底部白云岩中钾质斑脱岩所代表的火山活动期次厘定为2期,揭示了2期火山活动沉积记录在华南的分布与白云岩的成因模式存在的潜在联系,为深入理解陡山沱组底部白云岩成因及白云岩中保存的由冰川卸荷发生的喀斯特的成因奠定了重要基础。


论文首页截图


对于全球的马雷诺期帽白云岩,目前仅于华南陡山沱帽白云岩中发现钾质斑脱岩。前人已集中开展这些钾质斑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然而,仅有零星的研究对这些钾质斑脱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含量开展分析并对所获数据进行初步解释,这妨碍了对钾质斑脱岩分布与白云岩成因联系的理解。该研究中,周明忠教授团队重点对华南九曲垴剖面及河鱼剖面陡山沱帽白云岩中钾质斑脱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含量和锆石微量元素含量及Hf同位素组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华南陡山沱帽白云岩中钾质斑脱岩的源火山活动可厘定为2个期次,处于盆地相区的河鱼剖面的钾质斑脱岩代表早的一期火山活动,处于台地相区的九曲垴剖面的钾质斑脱岩代表晚的一期火山活动。2期火山活动的沉积记录的分布与马雷诺期帽白云岩的成因存在潜在联系,从而为深入理解陡山沱组底部白云岩成因及白云岩中保存的由冰川卸荷发生的喀斯特的成因奠定了重要基础。


 研究剖面位置


区分2期火山活动沉积记录图解


该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周明忠教授,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然地理学》核心成员,参与该项研究的还有周丽教授和杨恩林高级工程师,是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周明忠教授领衔团队多年来在华南区域开展野外科考,积累了大量的野外资料与样品数据,团队先后得到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在深时地理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该研究获得贵州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项目(黔教科研发[2019]125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2001, 40963002)、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2601)联合资助。

《Precambrian Research》是地球科学领域的1区TOP期刊,拥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重点出版地球和临近行星早期组成、结构以及演化相关的前沿科学报道。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1926821003442

【责任编辑】王玥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