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王义彬畅谈传统民歌的现代呈现
【作者】供稿者: 文/余萍 洪镱梦 图/王勇      【日期】2011-05-07 13:12      【点击】

5月5日,厦门大学音乐系副教授、民族音乐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王义彬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传统民歌的现代呈现”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尹毅主持,200多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

王义彬围绕传统民歌的起源与特性、民歌传统的式微与转型、现代民歌的重构、以及现代民歌的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他认为,民歌是一定时空中的民众心声。民众心声又分为劳动说、爱情说、巫术说、自然说、信号说等不同类别。他还就远古歌曲的指向性意义、传统民歌的历史以及传统民歌的分类和特征进行了介绍。

在谈到民歌传统的式微与转型时,王义彬说,式微不是一种消亡而是一种转变、一种再衍生。因为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信仰方式、自然生态以及爱情方式的转变,传统民歌在表情达意上也发生了变化。王义彬指出,民歌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绪上的变化;二是在感情上的变化。他说,借物抒情是民歌的习惯,而爱情是民歌永恒不变的主题。

现代民歌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性重构、功能性重构以及族群性重构。他指出,民歌创作的源头是民众生活,是民众生活的直接体现、是族群社会的心灵反映:从极具西北风时代的歌曲《黄土高坡》,到富有校园风时代色彩的《同桌的你》,再到改革风时代的《春天的故事》,民歌无一不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从《年轻朋友来相会》中对开放精神的追求,到《我是一只小小鸟》中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再到《祝酒歌》中对革新精神的追求、《敢问路在何方》里对创新精神的追求、《爱拼才会赢》对创业精神的追求,直接体现了民众的生活;在“打工族”中兴起《乡音乡情》、《《妈妈的吻》、《故乡的云》、《常回家看看》等歌曲以及九十年代后期“打工族”渐渐融入城市之后兴起的《飞得更高》、《超越梦想》反映了族群社会的心灵。

民歌是一切音乐形式的母体,是文化中沉积最深的元素。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化不再是附属于经济的一种渗透要素,它的价值不在于仅仅是提升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而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创意为灵魂、以科技为手段,对文化本身进行再创造,从而使其成为商品,出现了文化多样化、产业化的趋势。他说,饥寒的满足是有限的,可精神的愉悦追求却是无限的,民歌因此而具有其独特意义上的经济软实力。

最后,尹毅代表学校向王义彬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同学们聆听学术讲座

王义彬教授作讲座

 

【责任编辑】张明芳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