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海师范大学齐沪扬教授应我校文学院的邀请,在文科楼四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研究什么"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易闻晓主持。

讲座现场

齐沪扬教授畅谈汉语语法研究
齐沪扬介绍了目前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从汉语词类范畴、虚词、短语结构和句法成分、句式句型等四个方面作为汉语语法研究的切入点,还应该从语法体系、语法教学模式、语法方法、语法技巧、语法教材等方面研究汉语语法。
齐沪扬还就汉语语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困境,提出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指出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而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研究这个中心课题可以从建立功能范筹观和对语用因素进行句法处理。面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的突出现象,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上要打破共时现象与历时现象共同语与方言、本族语与外族语间的界限,对显示句法结构功能类别的标记词〔语〕、功能词(语)进行语法属性的精细描写,这种精细描写主要是为计算机服务。
整场报告会具有理论性、前沿性、创新性、深度性和生动性,不仅让与会师生收益匪浅,还对我校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提供了许多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