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山地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李承义博士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国家站何明珠研究员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中科院一区TOP)上发表题为“Microorganisms mediate multiple phosphorus fractions to respond to the precipitation patterns in arid desert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两年的野外降水控制试验,结合微生物群落动态,酶动力学过程,磷释放动力学过程,磷组分动态变化,拟揭示微生物介导不同磷组分响应降水变化的机制。该研究表明降水增加提高了细菌多样性,同时降低了真菌多样性和物种数量,减少了土壤磷解吸位点;干旱加剧促进了耐胁迫微生物的丰度,减少了对水分敏感的微生物种类,降低了无机焦磷酸酶活性和最大酶促反应速率。而对磷组分的变化,细菌与真菌共同贡献了49.9%,酶动力学过程贡献了28.8%,磷解吸动力学过程贡献了21.4%。研究发现微生物调节磷组分响应降水的关键途径包括:微生物(主要为细菌)通过加快酶动力学过程、增加磷组分浓度(主要是Po和Olsen-P)、促进磷解吸过程、提高磷解吸量以应对降水变化。

研究样地

不同降水处理下优势微生物丰度变化

微生物介导多过程调控磷素形态响应降水变化
李承义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国家站何明珠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QianJiaoJi[2024]38),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面上项目(Qiankehe Jichu-zk[2025] general 251),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4JRRA081),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EG02008),贵州高原湿地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项目(Qiankehe Pingtai-PT[2025]015)的联合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3247-025-02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