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周忠发教授在城乡规划与发展领域国际TOP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中科院SCI一区,IF=7.0)在线发表题为“Polic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location promotes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cross-regional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A case study of Guizhou, China”的研究论文。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实现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有效的,然而跨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异质性未得到充分探讨,这可能会限制移民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的效力。该研究通过引入社会生态系统远程耦合的相关原理,利用迁移路径表征了跨区域耦合的网络结构,并借助广义加性模型,揭示了空间距离对远程耦合空间异质性的复杂关系。

跨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
该研究结果表明,搬迁农户的社会适应性呈现持续提升态势,其中经济适应与发展能力则保持稳步增长。与此同时,迁出地的生态系统健康也呈现出逐渐改善的特征。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了远程耦合的协同发展格局,这种耦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地理距离衰减规律,表现出空间关联的远距离系统间更强耦合的新特征。这些发现不仅为优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全球范围内推进跨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协同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迁入地社会适应性

迁出地生态系统健康

远程耦合网络特征

空间距离对社会生态系统远程耦合的影响
该论文第一作者系周忠发教授(通讯作者)指导的2023级博士研究生唐芳。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088)、贵州省研究生研究基金项目(2024YJSKYJJ147)、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1GZZD39)和贵州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黔科合中引地[2023]005)的联合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25.10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