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俊龙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共塑全球发展新愿景》的理论文章。
文章深入剖析了共建“一带一路”经过十多年发展,已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成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压舱石、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发动机、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加速器,彰显了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行动、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文章认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多边主义受到冲击。面对这些挑战,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为世界繁荣发展不断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文章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深受世界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不仅是维护经济全球化、实现多元互惠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而且是加强区域合作、维护世界稳定的中国主张,以其独特的实践逻辑探索全球治理创新模式、拓宽全球治理崭新实践,为维护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伴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要素和动力源泉。
文章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5-09/25/nw.D110000gmrb_20250925_1-1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