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受邀到我校开展“思雅论坛”第三期学术讲座。讲座在西校区喀斯特研究院会议室举行。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院长周忠发教授主持。

贺灿飞作了题为“产业地理研究:从地理邻近性到认知邻近性”的学术报告。他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产业地理集聚从传统地理邻近性到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认知邻近性概念的理论演进。随后结合中国实证研究系列成果,深入剖析了产业地理集聚地理邻近性的理性经济逻辑,动态外部性中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实证争议,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假设、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中国经济转型区域产业演化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驱动机制。他还从企业的微观行为切入点总结了产业地理研究的理论局限,介绍了关联法则的理论价值及测算方法,并从地理邻近性和认知邻近性的角度提出了前瞻性的政策启示和未来研究前沿。交流互动环节,贺灿飞对与会师生的提问逐一给出了详尽的解答,并强调地理学综合研究关注格局、过程、机制及效应的重要性。
贺灿飞教授的报告不仅为我校地理学前沿领域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也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我省高校学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内容之一。2025年4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与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达成帮扶协议,旨在推动我校地理学学科向更高水平迈进。
据悉,“思雅论坛”旨在通过汇聚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高端学术报告,拓宽师生眼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由科学技术处和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承办,全校100余名师生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