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喀斯特研究院李瑞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土壤学领域一区TOP期刊Soil & Tillage Research(IF=6.1)在线发表题为“Effects of karst vegetation-soil-rock composite structure on soil and water flow/leakage processes and driving factors at the micro-plot scale”的研究论文。
喀斯特坡地的异质结构使得区域水土过程复杂化。然而,土壤侵蚀、水土漏失等过程如何响应坡地石漠化异质程度的改变,目前尚不明晰。鉴于此,该论文聚焦喀斯特石漠化坡地形成的植被-土壤-岩石复合结构(VCS),通过模拟喀斯特二元结构坡面,采取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等手段,系统研究了VCS复合结构对微地块尺度土壤侵蚀/漏失、雨水转化和水动力特征的综合影响,建立了水动力参数与产沙速率间的数量关系,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解耦了VCS和水动力特征对地表/地下产流产沙的多维效应。研究成果为理解石漠化区的水力侵蚀过程提供了新见解,同时也为喀斯特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研究区概况
研究发现,地表产流速率随VCS等级的增加而减小,而地下产流速率成相反趋势。当降雨强度增加到60~120mm/h时,VCS坡面有明显的地表产流。当降雨强度≥60mm/h时,VCS出现明显的地表产沙,初始产沙速率范围为0~4.03g·min-1。不同降雨强度下,VCS坡面均有明显的地下产流产沙,初始速率≥0.45L·min-1或0.13g·min-1。这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坡面水土漏失可能具有普遍性。VCS坡面侵蚀流态属于急层流或缓层流。阻力系数和水流剪切力随VCS的增加而增大,水流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与产沙速率呈幂函数关系(R2≥0.2293, P<0.05)。在直接效应方面,水动力特征对地表产沙的影响力最强(β=0.68,P<0.05),裸岩对地下产沙的影响力最强(β=0.56,P<0.05)。在总效应方面,雨强是地表/地下产沙的主导驱动因素(β=0.75/0.72,P<0.05)。这项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理论,并可为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决策提供支持。
控制因子解耦结果
该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李瑞研究员,2021级自然地理学硕士生敬俊为主要参与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421)、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QianKeHe JiChu ZK-[2023] Key029)、贵州省林业局科技项目(QianLinKeHe[2024]19)和贵州师范大学学术新苗项目(QianShiXinMiao [2021]A14)的联合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till.2024.10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