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课程是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学生人文与审美素养,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近日,音乐学院郭薇博士在其通识课程“音乐创想与文化”中,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异彩纷呈的“创想”课。
郭薇在复习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在全班学生欣赏“春节序曲”等经典作品后,请同学们畅谈对曲子的感受。随后,她给同学们介绍了江南丝竹(三六、中花六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河北吹歌(小放驴、小开门)等民间音乐并邀请了部分同学分享“高山流水”的故事,通过故事以及亲自演奏的方式让同学们畅谈感受。
在课堂上,郭薇阐述了音乐“何需懂”的观点,音乐的基本材料——音响的两个根本属性,一是它没有空间造型性,也就是音乐不能传达视觉形象;二是它不像语言,不是声音符号,所以音乐不能表现明确的概念性和逻辑性。正是因为音乐的这一本质,造成了大多数听众听不懂音乐,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了。她告诉同学们,在音乐当中去追求明确的概念性、视觉性的内容,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是一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她强调,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不一样,它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要想欣赏它就要理解它,要想理解它就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
郭薇邀请了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组成小组,演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段,同学们感受到了音乐和文化艺术的魅力。
与一般艺术鉴赏类课程不同,郭薇的《音乐创想与文化》课程深度剖析艺术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历程,向学生展示创新思维的诞生,创造力的体现以及创造性成果的展示,以及艺术家对精神净化,对艺术的纯粹的追求,不仅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以美促创,提升创新能力,更能鼓励学生形成执着信念,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形成更深刻的独立思想,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