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当代文坛》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本网记者 文/李晓芳 胡慧敏 图/万安      【日期】2012-05-28 14:04      【点击】

为集中探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问题,交流学科建设的最新研究成果,5月27日,由我校文学院和《当代文坛》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当代文坛》学术年会”在宝山校区文科楼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当代文坛》杂志社主编罗勇,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王彬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文学评论》杂志社副编审吴子林,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毕光明,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前主任龙协涛等专家出席会议;我校副校长蔡永生,文学院院长易闻晓、副书记陈明、副院长史光辉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易闻晓主持。

蔡永生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我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必将对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设置、发展、布局等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实现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易闻晓介绍了我校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情况。他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校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科学研究最厚实的专业之一,在师资队伍、科研立项、科研获奖等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中上水。同时,文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科门类渐趋完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我校会努力将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学研究联系起来,创办好“黔学文化”。

王彬彬在讲话中提出,文科和理科在学术研究上是有区别的,理科注重团队力量;而文科更加注重个人的阅历和修养,更多的倾向个人研究。在学科建设上,要注意全面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问题,既不能“强干弱支”也不能“强支弱干”,应该均衡发展。吴子林则指出地域文化要发挥地缘性优势、做大做细,要结合本地的优势做好做强,不能把研究停留在材料堆积上。龙协涛强调地域文学应该走进学术文化的中心,要注意引进人才,而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加强学生的文史功底。

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开展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学的研究展开了探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责任编辑】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