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贵州师范大学下沉广场上人头攒动,由学校党委主办的学生党建成果展在这里举行。顺着圆形广场,展板整整摆了一圈,纷纷驻足观看的师生员工们称赞:“开展的活动真丰富”!“确实做了不少实事!”
理论学习制度化
问到学生党员们平时的理论学习时,几名学生党员说:“学校抓得可严格了,只有平时在各方面表现都优秀的,才能进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长期以来,贵州师大党委狠抓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通过党校、学院党总支、学生“双学”小组的三级培训,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处处抓实的培训机制。
实践活动多样化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在实践中育人,是贵州师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据校组织部负责人介绍,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的意见》精神,校党委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作用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来抓,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立足校园,在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了解民情、了解基层、了解社会、了解发展的“四走进、四了解”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坚定信念,增长才干,实践活动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在校园,各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卫生劳动、家电维修、考研辅导等义务活动。还在教学楼、教室、公寓等公共场所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床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法学院党总支在扶风小区、普陀社区等开展学生挂职锻炼活动,让学生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协助出墙刊、办板报、宣讲法律、计划生育、环保和科学文化知识等,并将挂职锻炼期间的表现作为确定发展对象的考察内容,在小区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体育学院学生党支部与黔东办事处开展共建活动,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健康检查、体育锻炼培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走进南明区特困家庭,开展爱心家教。地生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考研咨询”;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义务家电维修”活动等。
在农村,学生党员开展各种各样的支教扶贫活动。2005年在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牵线搭桥下,江苏省电力系统为贞丰县坡帽小学的226名贫困生捐款40多万元。音乐学院党总支在花溪区高坡乡开展非农业技术培训活动等,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受到好评。
支部建设班级化
贵州师大党委坚持把学生党建的基础放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上,改变原来学生党支部主要以跨年级、专业设置的模式。目前,该校本科三、四年级59%的班级建立了党支部,毕业班班级达91%。党支部真正成了团结和带领班级进步的战斗堡垒,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的一位班主任说:“自从我当班主任的这个班建立党支部后,学生党员在班级管理上发挥了不小作用,党支部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与团组织共同开展各种活动,党员用良好的学风带动了其他同学。”
为了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领导,贵州师大党委建立以党总支为主,校党委、党总支和党员领导干部三重指导的领导机制,打牢学生党建工作基础。通过强化干部竞争机制、选好学生党支部书记并大力选拔优秀学生党员充实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还通过设置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学生党建中心、党总支秘书助理等,为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创造平台。目前,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学生党员已超过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总人数的60%,形成了一支由专职干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相结合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三建三带”特色化
贵州师大党委注重机制创新,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建的基本规律,建立了三级联建、保障促建、示范引建和教师带学生、党员带群众、党建带团建的学生党建“三建三带”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各级党组织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并制定了近20项学生党建工作规章制度,保证了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校党委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先进性建设工程与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据校党委组织部统计:全校学生党员人数已超过学生总数的15%,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达1万多人,达学生总数的65%,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已成为学生的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