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小江渡口》将美丽的黔东南风景和民风,搬上了舞台。
“中天城投杯”2010’多彩贵州小品大赛半决赛进行到第六场,戏曲类非职业组的竞争可谓白热化——13个参赛作品中竟然有7个是花灯戏小品,3个是黔剧小品。这些本土戏剧作品生动展示了多彩贵州最有特色的地域符号。
花灯黔剧唱主角
戏曲类非职业组半决赛中,花灯戏和黔剧是参赛作品中的大多数。
花灯剧如黔南州的《竞争》、遵义的《看病》,还有《大李小李和老李》、《夫妻灯王》等作品都十分出彩。
得分最高的作品《竞争》,出自独山县花灯团。作为花灯剧第六代传人,演员们在《竞争》中展现了南路花灯剧的特色——唱词简单而清晰,唱腔圆润、明亮,人物性格鲜明,配乐接合恰当等。
而别具特色的花灯戏小品《双喜临门》由4位贵州师范大学学生演绎,赋予花灯新的生命力。
比赛评委,四川戏剧家协会主席廖全京对花灯剧也有独到的见解,“花灯剧作为贵州的一个传统戏剧,其历史悠久,普及面非常广泛。文艺是群众的,而花灯剧的群众基础打得十分坚固。花灯剧对于西南三省来说,可以称之为草根艺术,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于未来的市场也有很大潜力。但目前由于对花灯剧的认识,以及其他专业设施还不够完善,这是一条很长的学习道路。”
小品《山乡趣事》讲述了新农村建设下的爱情故事。
此外,赛场上也出了不少黔剧的新颖之作,如《旱井》、《荷花姐妹》、《乡间趣事》等。
第一次接触黔剧的六盘水代表队《旱井》主演告诉记者:“当初我们剧组遇到瓶颈去到省黔剧团寻求帮助时,黔剧团团长只对大家说了一句话:‘你们是一心想要发展、推广贵州黔剧,是要把我们贵州黔剧这个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无论什么困难,贵州黔剧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当时我们在场的每个人无不为之感动。”
评委看好贵州戏
“这真的是多彩贵州。”大赛评委、四川戏剧家协会主席廖全京说,“这一届的多彩贵州无论从内容还是种类上都很丰富,形式不同。无论是汉民族或少数民族的戏剧作品,都活灵活现地反映了生活的多样化,富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廖全京说:“《竞争》这个花灯戏剧给我印象比较深刻,人物虽小,但戏很大。它展示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小品中我看到了新一代戏剧演员的成长,和贵州戏剧的成长。小品就是一个场景,抓住这个场景的细节,勾勒出其中的人物关系这是小品本身的意义。”
小品《夫妻灯王》表现力强,剧情生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在谈到贵州戏剧的生长潜力时,廖全京主席对贵州戏剧充满信心。“贵州戏剧有很大的群众基础,得到领导和宣传部的重视。在其他省市曲艺界的影响很大。贵州戏剧的人才资源很丰富,展现给我们的是贵州戏剧面貌很积极。多彩贵州已经把贵州的文化、文艺事业带动起来了。这是对戏剧界的新启发。”
此外,廖主席也对本届多彩贵州小品大赛,给出了很多肯定和建议,“这次比赛展现了戏剧在贵州具有很广的群众性。文艺是群众的,只有提高群众意识,把群众基础打好,才可能谈发展戏剧。对于戏剧,有普及才会有提高。而本届小品元素种类很多,但在效果上还达不到最佳水平。主要局限于,目前导演艺术不够高,剧本编写不够精良。另外,很多作品一味地去采用大题材为背景,始终摆脱不了大戏的架子,可大题材很难完美地在小品这种舞台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比赛中,优秀的演员多半是老演员,所以戏剧的老年化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小品《旱井》是本次小品大赛中又一抗旱题材的小品。
延伸阅读:
花灯戏:
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自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
现在,作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者,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称谓。近年,贵州花灯人推出很多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的新剧目,整合各路花灯特色,形成具有“贵州符号”的花灯艺术作为奋斗目标。
黔剧:
黔剧是由说唱艺术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扮演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上世纪60年代被正式命名,曾得到梅兰芳等专家的高度评价。
黔剧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其唱词以韵文为主,沿袭讲唱文学的“三、三、四”和“二、二、三”两种句式,唱腔婉转,语言质朴。黔剧的唱腔,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文琴民间说唱艺术的传统。它的表演是在吸收、借鉴昆剧等戏曲表演的基础上,又学习当地各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演员一般比较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