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贵州日报】传承:填补文化断层互动:城乡和谐发展
【作者】刘玉欣 刘坤厚      【日期】2010-12-17 17:18      【点击】

上海世博会期间,贵州师范大学张晓松教授提交的Chain Reaction——“For Our Daughters”(连锁反应——为了我们的女儿)项目,获得国际展览局颁发的唯一公益性大奖——BIE-Cosmos(宇宙和谐奖)。

核心提示

Chain Reaction(连锁反应)的意思是传递,就像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里,荡起层层涟漪播散……在中文里,称为“手牵手”活动。作为一个非盈利性公益项目,Chain Reaction旨在保护和促进当地少数民族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促进城乡互动与和谐发展。

“For Our Daughters”是Chain Reaction公益事业的项目之一,目标是寻找一条“共赢”之路:通过帮助当地少数民族传承刺绣、蜡染、编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记忆和手上技艺,同时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城市生活。

相关链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贵州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较早的省份。2003年,贵州出台《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随后相继成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目前,全省共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62项,省级名录440项。有国家级传承人46名,省级传承人198名。

以人为载体

联结历史与现代

今天,许多四十岁以下的少数民族妇女已经遗忘手工艺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以文化记忆和手上技艺的方式活态保存的遗产。可是如果文化断层严重,文化记忆和手工技艺丧失,那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剩下服饰和绣片以外,还能剩下什么?”张晓松说。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保存,张晓松与其团队深入乡间,调研这些传统技艺,与当地少数民族妇女、老人和儿童们一起商讨,试图让这些古老的文化焕发生机。

张晓松还希望古老文化成为创造财富的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但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来自农耕文明,要想融入城市,他们必须学会工业文明乃至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知识和能力。Chain Reaction就是希望帮助那些将要到城市去谋生的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学习如何适应城市生活。

“For Our Daughters”计划的理念和行动,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乡互动意愿十分契合。让过去的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穿越历史时空,让传统遗产走进都市生活,成为现代和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在城市中创造和谐多样的生活。

张晓松说:“将传承了几千年的少数民族遗产经由活生生的人来传承和传播,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共同分享。希望乡村工艺品会成为人们喜爱的日常生活用品。文化分享是市场化的重要部分,需求带来市场,市场创造创业的机会,就业带动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我们想寻找一条用爱和美共同编织、让城乡人们一起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径。”张晓松说。

承载梦想

在摸索中跋涉前行

“For Our Daughters”,不仅为乡村妇女带来经济效益,还承载了她们一直难以实现的梦想。

在黔东南巴拉河流域季刀上寨,一位名叫“佯”的70多岁老人拿出一件做工精细的苗绣衣服告诉项目小组,这是她出嫁时母亲给她做的嫁衣,但她已经不会母亲的刺绣针法了。她非常渴望能亲手做出一件漂亮衣服给未来的媳妇。在项目小组的帮助下,“佯”参加了培训,重新拾起了孩时记忆。3个多月的摸索,“佯”亲手做出了一件漂亮的嫁衣。“佯”的梦想实现了,少数民族手工技艺传承的可能性也由此得到证明。

Chain Reaction项目组通过实地考察、不断与妇女们沟通讨论,形成了“发现价值——培训——传承——传播”的模式。手工艺品的制作从文化遗产艺术元素的萃取、工艺设计、严格遵守国际通用的标准、全手工制作,很多需要花费一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手工艺品全都标明制作者的姓名、地址,并附上“感谢您的爱心捐助,您给乡村妇女带来了一次创业机会”字样的卡片。让购买者知道他的购买行动,是一次爱心和扶助的行动。

经过几年的培育,Chain Reaction在凯里、施秉、黄平、荔波等十余个村寨中建立了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完整流程,包括建立工作站、工匠培训、生产培训、创业援助、技能培训和保护文化遗产等。一些村寨已经接到手工艺品订单。目前已有近500多名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接受培训并从中受益。

在十个入围BIE-Cosmos的项目中,Chain Reaction的“For Our Daughters”是唯一的中国项目,三个月的展示之后,它众望所归地捧回唯一的大奖。

张晓松说:“这个项目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国际展览局给了这颗种子一个成长的机会,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分享,并不断进步,不断地播撒更多美好的种子。”

此前,Chain Reaction得到了国内外公益人士和机构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前不久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四项世界杰出手工艺徽章。乡村妇女们带着荣耀的徽章一步一步地走向市场,迈入城市。

殊荣归于

集体智慧的结晶

国际展览局颁奖晚会上,张晓松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这份殊荣是颁给贵州农村妇女和儿童们的,是他们创造未来的精神打动了评审委员,是他们用祖先传下来的知识和智慧创造未来的精神感染了评审。这是贵州的一次骄傲与殊荣。”

张晓松被戏称为“脚上有牛屎的教授”,她经常行走在乡间,在田野中做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连锁”工作。

“For Our Daughters”艺术总监高旋是项目主要负责人,毕业于贵州大学设计专业的她,曾在建筑设计机构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她毅然辞职来到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心。她长年累月地在乡村工作,组织村民培训,与其他志愿者一起设计、制作市场上需要的工艺品。

近百名志愿者一直以来都在为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心的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陈琴来自季刀上寨,是项目的村寨联络员和协调员。每天干完农活后,她都会组织村里的妇女们做手工艺。

村寨志愿者还有老人们参与。70多岁的退休小学教师潘年武担负起整理当地文化遗产资料、记录古歌等工作。妇女刺绣行家里手义务地传授自己的手上记忆。

在全球快速都市化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妇女融入城市生活。不仅是一个地方性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For Our Daughters”项目体现了地方性团体促进城乡关系和谐的典型做法。同时,这个项目更希望保护好贵州丰富的文化遗产。国际展览局的颁奖词中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天河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