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贵阳:50余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关爱老人
【作者】      【日期】2015-10-10 17:38      【点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不是一句空洞的话。10月6日,在爱心企业的组织下,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团委、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团总支、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团委的50多名志愿者集结在一起,走进观山湖区9个社区,与老人们话家常,帮老人们做家务。

“我们最需要的不是钱,不是物质的东西,是精神的抚慰。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来看我们,我们很开心。”家住金华园社区的徐爷爷说。

启幕:每月6日进社区看望老人

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贵州我帮你劳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徐光曙与一位民政局的朋友聊天谈到了“空巢老人”话题。朋友感慨,现在城市中有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所有生活琐事都必须亲力亲为,精神生活相对空虚,非常寂寞。“如果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帮这些老人,也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聚会结束后,徐光曙开始组织策划关爱老人的公益活动。

10月6日早晨,“关爱老人”公益活动日启动仪式在观山湖区碧海社区举行。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团委、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团总支、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团委的50多名志愿者集结在一起,他们将前往位于观山湖区的世纪城社区、逸景社区、会展城社区、新世界社区、碧海社区、金华园社区、金麦社区、金岭社区、金源社区,帮社区的老人们做做家务,话话家常。

“我们提供家政工具,承担志愿者的伙食、车费,并负责与社区老人们联络。”徐光曙说,他们公司将把每个月的6日作为公益活动日,组织志愿者进社区看望老人。逸景社区计生协会副秘书长张宝表示,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人,希望志愿者能持之以恒,真心实意地帮助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

志愿者:帮老奶奶登高擦窗户

启动仪式结束后,记者跟随其中一批志愿者来到黎阳家园一户老人家中。

“我家的窗户已经4年没有擦过了,太高了,我不敢搭着凳子爬上去擦。要是我摔倒了,真不知道我老伴咋办。”74岁的刘奶奶说,她的老伴2008年出了一场严重车祸,经过治疗,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她家儿女都在平坝工作,一个月才来贵阳一次。平时,照顾老伴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刘奶奶身上,她每次出门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得抓紧时间回家看看老伴。

听到刘奶奶的诉说,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的志愿者们拿着专业的家政工具,开始忙活上了。一个同学擦窗户,一个擦地板,还有两个同学陪着刘奶奶和爷爷拉家常。

看着志愿者们拧帕子埋头擦地板,刘奶奶心疼地说:“我家有拖把,用拖把轻松点。”“用帕子可以擦得干净些。”一位志愿者笑着回答,并叮咛同伴尽量把帕子拧干,别留下水迹,走路打滑。

老人:想和年轻人聊聊过去的故事

“我们最需要的不是钱,不是物质的东西,是精神的抚慰。”家住金华园社区的徐爷爷说,他年轻时,和同事们一起工作、一起打闹,生活很充实,退休后有点不适应。“子女们都在奔事业,而且也有他们自己的家庭。他们偶尔来一次,买了一堆吃的用的,常常是起了灰我都还没打开用。”后来,徐爷爷给儿女们定了一条“家规”:每周必须抽出一天时间来看看他,实在来不了必须提前打电话“请假”。

除了子女的看望,志愿者的到来,也让徐爷爷很开心,“看着这些20岁的年轻人,就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朝气蓬勃的样子。我很乐意和他们分享我以前工作中遇到的故事。”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一名女同学告诉记者,以前在家时,几乎所有家务都是爸妈做好,她连碗都很少洗,“走出校门参加关爱老人的活动,学着劳动,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和工作经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资料来源:http://gongyi.china.com.cn/2015-10/09/content_8283045.htm

【责任编辑】贺钦钦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