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环境下校园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教育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2015年8月上旬,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与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秘书处组成联合调研团,赴贵州省两所兄弟院校展开系统调研与深入交流。
调研团由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蒋广学带队,分别与贵州大学与贵州师范大学进行工作调研与交流。这是继2010年沪宁高校工作调研、2011年晋陕高校课题调研、2012年鄂粤四校交流考察、2013年赴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2014年赴川实践调研后,中心第六年主动“走出去”开展学习调研活动。
此次赴黔调研针对高校校园传统文化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校网络权益维护与形象建设的校级合作开展和工作机制等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贵州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骆长江、宣传部部长周乐成,贵州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路言莉等对方高校领导以及学工部(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一线工作人员,与联合调研组成员依次就相关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调研团与贵州大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座谈
加强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在贵州大力发展经济,逐步建设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建设高校传统文化也尤为重要。调研团与兄弟高校同仁积极探讨了网络时代加强大学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践途径,指出一方面要坚持各校特色,以各校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为建设基础。另一方面要善于科学有效地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以时代潮流助力传统生长。调研团一行还参观了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重温儒家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调研团与贵州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座谈
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网络时代高校如何利用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为此,调研团与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相关负责老师展开深入交流,探讨确认“全环境育人”理念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指导地位,指出网络思政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要坚持“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境内境外”这“四个统一”,积极依靠新媒体建设网络思政教育平台阵地。贵州大学同仁在调研中介绍了多年来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信息化平台数据库建设的情况,信息档案贯穿入学到毕业始终,极大地便利了学校的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同时,贵州地区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大数据时代峰会在贵阳召开以来的宝贵契机,搭上大数据时代的快车,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
在网络世界存在巨大双向性与互动性,网络舆情具有极大开放性、参与性和即时性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在互联网这一新兴舆论场域中维护自身权益,加强自身形象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贵州师范大学在调研交流中,专门分享了高校网络权益与形象维护的重要案例。以高校的具体特色为基础,并结合地方特色,调研团积极与兄弟高校同仁交流分享网络舆情管理与形象维护经验,一致认为一方面要提高对舆情社会影响力的判断力,提高现代管理意识,着力培养专业人才,与时俱进地努力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秩序管理长效机制;一方面仍需继续加强协同,共同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建设高校统一阵地。
连续六年调研学习,青年研究中心始终重视借鉴兄弟高校发展经验,稳步调整自身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媒体要求。中心坚持立足育人本位不断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推动高校网络育人内涵丰富与实践发展,努力发挥在全国高校相关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一阶段,中心将进一步梳理总结此次赴黔调研成果,加快相关工作推进步伐,深化校际交流协作,不断促进网络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健康发展。
资料来源: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5-08/20/content_290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