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网贵州4月11日电4月2日,贵州师范大学分别与高新区管委会、白云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大学科技园战略合作协议。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谢晓尧,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云区委书记丁雄军出席并讲话。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伍鹏程分别与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昊,白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昌祥签署共建大学科技园战略合作协议。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蒲芝权,白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朝栋,区政协主席卢瑞礼,副区长杨志荣,以及贵州师范大学相关院(办),高新区、白云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据介绍,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园作为落地白云的全省首家大学科技园,是整合高校及社会优质资源的科技孵化器,是贵州科技创新、技术孵化、产业转化中的新载体。贵州师范大学与高新区、白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该校综合智力资源与两区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促进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两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强化校地双方战略合作,共同建立科技、产业、教育、文化及社会服务合作的联络机制和合作平台,确保政产学研的合作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谢晓尧详尽介绍了贵州师范大学的办学规模、教育教学、科研团队及科技园建设等情况。他指出,贵州师范大学与高新区、白云区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于落实省委工业强省战略、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学校和地方之间的合作关系迈入了崭新的阶段,对于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结合,积极孵化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谢晓尧希望以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内容和领域,开展广泛的务实性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丁雄军在讲话中深情回忆了他与贵州师范大学的深厚渊源和浓厚情谊。他同时指出,高新区、白云区与贵州师范大学共建大学科技园,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白云区作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均有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有更多的高新技术来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两区应该拿出更多的资金帮助大学科技园进行产业创业和科技创新,共同建设大学科技园。
雄军进一步指出,高新区、白云区与贵州师范大学不仅可能而且可以将大学科技园建设得更好。高新、白云两区现有的资金、基金、基础、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贵州师范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优秀的科研团队,都将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支撑,并将对科技园的科技成果就地进行有效转化。
丁雄军希望,高新区、白云区与贵州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应尽快将大学科技园的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并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做强、做实、落地。丁雄军要求,两区相关部门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给贵州师范大学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同时要更加关注、支持贵州师范大学的发展;贵州师范大学要多将一些好的科技成果在高新区、白云区落户和转化,更好地推动两区经济加速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
签约仪式结束后,丁雄军、徐昊、黄昌祥、张朝栋、卢瑞礼等在贵州师范大学有关领导的陪同下,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园。
链接:http://www.cb-h.com/gz/news/jrgz/2013/4/134118424628.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