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贵州师范大学实施“育人先锋”工程促进学生成才
引领大学生在党旗下茁壮成长
【作者】沈组轩      【日期】2013-03-05 15:31      【点击】

当持刀歹徒的疯狂行为对师生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时,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党员张槐乾奋不顾身,挺身而出,飞起一脚将歹徒踢倒在地,被网友誉为“飞腿哥”。当国家财产受到大火威胁时,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2009级在校学生党员吕建临危不惧,奋力救火,用青春诠释了时代主题,树立了一座守护绿色森林的青春丰碑……

贵州师范大学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实施“一个党组织一个特色、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育人先锋”工程以来,一大批优秀大学生积极创先争优,争当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筑根基,形成有效党建工作机制

学校通过组织覆盖全程化、工作领域无缝化、工作机制网络化、工作条件保障化等“四化一体”举措,形成党建责任机制和工作机制,不断筑牢党建育人的根基。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积极为支部搭建“共建共进”活动平台,让党委委员带支部、带学科、带班级,让党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带年轻教师,让高年级党员和研究生党员带低年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注重开展网上党建,通过专题网页、博客专题、微博资讯、电子杂志等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手段,介绍党的历史、传授党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党、热爱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在全体学生党员中开展“感恩、诚信、责任”教育实践活动、在新生中开展“写一封家书感恩父母、作一份承诺勇挑责任、定一个愿望明确目标、交一份申请坚定理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党性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火车跑得快,关键车头带。”学校党委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以育人先锋工程为重要抓手,做到学生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学校各级党组织坚持就抓学生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述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和工作机制,使学生党建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任务,从“软”指标变成“硬”指标。

强树干,引导大学生聚在党旗下

学校党委将党建育人理念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已形成了立体化的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模式,照亮大学生的成长心路,引导优秀大学生聚在党旗下。

实施好一个“起航计划”,用理想引领学生。在新生中开展向新生发放一张入党知识卡片、开展一次党的基本知识集中教育活动、开展一次申请入党集体谈心活动,组建一个班级“双学”小组、引导新生向党组织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的“五个一”“起航计划”,努力把大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开设一系列党课,用知识启迪学生,不断加大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力度,坚持把学生参加党课学习情况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培训管理,让学生全面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针政策。

上好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用历史感动学生。坚持开展“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组织观看《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孔繁森》、《杨善洲》、《烽火不息》等红色影片,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到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每逢假期,学校都坚持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以“读一本党的基本知识书籍、深入农村做一次专题调研、参加一次义务劳动、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为基本内容的“五个一”学生党员假期读书月活动,让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了解社会、磨砺意志,培养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和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品质。

开展好一项主题活动,用责任鞭策学生。坚持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主题实践活动,叫响“我是党员、从我做起”的口号,引导学生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塑造党员形象、发挥党员作用,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示范作用。校党委重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创建QQ群、开设微博,利用飞信、短信平台,E-mail等信息交流平台,发放毕业生党员服务卡,制作入党材料专用档案袋,落实跟踪服务措施,让党组织关怀与激励的目光洒向每一位毕业生党员。2010年以来,已累计为毕业生党员发放服务卡6000余张。

结硕果,先进典型发挥示范效应

“师大走出去的毕业生将来大部分都会走上教师岗位,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甚至影响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蒲芝权说。“育人先锋”工程,提高了学校各级党组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水平,营造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代表,树立了一批引领学生成长的标杆。

“虽然家乡很贫穷,但是民风都很淳朴,正是这些朴实的乡亲们教会了我反哺之情,从大山里走出来到省城读书,我应该为家乡做点事,努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求是学院2008级学生党员吕琦说。吕琦,被誉为“大学生慈善家”。他从穷山沟到省城读书,学费还得靠“国家生源地贷款”支撑,生活费靠“助学金”帮补,却想方设法奔走呼吁,从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筹集100余万元资金,为家乡修建了一条长1800米的致富公路、筹建了“春晖图书室”,被授予2011中华年度人物和全国优秀志愿者称号。

美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党员徐秀菊说“师大培养我,就是要让我成为一名教师。我们贵州农村老师少,农村需要我,农村的学生也需要我。我想到农村去教书,站在讲台上为需要我的孩子们传授知识。”就这样,徐秀菊毕业后选择到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二铺中学任特岗教师,一干就是3年。

法学院毕业生党员杨宣东,放弃在省属大学任辅导员的机会,选择到息烽县省级一类贫困村——九庄镇黄沙村任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其事迹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中青网、贵州基层党建网等媒体报道。

在上海世博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志愿者队伍中,在学校迎新、社会工作、文明执勤的岗位上,在专业学习、校园活动、义务献血和就业创业等各个方面,活跃着一大批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身影,他们在各自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积极创先争优,争当模范。

近5年来,学校涌现出1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省级党的先进性建设示范点、6个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6个省直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示范点和24个省直高校“五好”基层党组织。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全省高校前列。贵州师范大学党建育人的作用还在不断彰显……(沈组轩)

 

链接: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3/0217/c117092-20507134-2.html

【责任编辑】李永昌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