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贵州师大“7·2”事件见义勇为“群英谱”
【作者】吴丹      【日期】2012-07-27 19:58      【点击】

一个飞腿制服疯狂行凶者的“飞腿哥”引起广泛关注。(图为网络截图)

同学们给“飞腿哥”献花。(资料图片)

三分钟九人义举 昭显一座城市的精神力量

前言:

今年7月2日中午12时35分,贵州师大校园内发生一起突发性事件:一名手持利刀、精神癫狂的男子,踢翻大学校门口的禁停牌后,冲进校园准备行凶。

关键时刻,9名不同身份的市民赤手空拳、挺身而出,仅用三分钟就制服了持刀疯狂砍杀的男子,并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维护了校园安全,避免了更大的恶性事件发生。其中,三名保安人员因此倒在血泊中,两人永久闭上了双眼……

这三分钟,可以看做一次随机考量筑城道德文明水准的时间;这三分钟,也是时间老人绘就筑城见义勇为“群英谱”的速度。9名筑城市民,在毫无答题准备的情况下,用群体性义举圆满交出新一轮道德考卷的答案,将满分化为永远的纪念。

10余天过去,贵州师大校园内早已恢复了往日的静谧与和谐,夹着书本的学子们,依旧平静地行走在绿树成荫的校园小道上。而英雄曾经倒下的道路一旁,寄托哀思的白菊花芬芳未散,高大的香樟树的叶子在风中“哗哗”作响,如一曲久久未绝的挽歌。

不该忘却的,注定不会被忘却。在网上、在坊间,发生在贵州师大校园内的群体性义举,引发了各种缅怀声以及有关正义与良知的讨论声,这声音逐渐沉淀为一个共识:不同身份的市民,为维护陌生人的安全,在生命攸关的紧急时刻,不约而同选择见义勇为,这壮烈的场景,如火山喷发般壮观,是贵阳这座城市涵养已久、深藏不露的精神力量在一瞬间的喷薄而出。

7月7日,公安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公安部治安局、中国保安协会、贵州省公安厅共同慰问并嘉奖了因公殉职的贵州师大保安倪兵、韩一民的家属,以及另外7名见义勇为者;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9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光荣称号。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一群普通而不平凡的英雄——贵州师大保卫处校卫队5名保安、2名大学师生以及2名后勤部驾驶员,勾勒出这一组“群英谱”。

“7·2”事件见义勇为“群英谱”之倪兵:精神境界很富有

倪兵,是贵州师大7·2事件中,挺身而出与行凶者英勇搏斗而牺牲的保安之一。在与行凶者搏斗过程中,赤手空拳却毫不退缩的他,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最尽职”三个字的全部含义。 2006年进入贵州师大保卫处校卫队工作的倪兵,家境并不宽裕。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妻子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儿子正在一所重点大学就读。依靠微薄的工资收入,倪兵供养着一家5口人。拮据的生活,并没有变成愁苦写在他的脸上,一般人只知道,性格内向的他在生活中非常俭朴。<详细点击>

助人为乐的韩一民:校园里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性格随和的韩一民,因为平素乐于助人,在同事和大学师生中有口皆碑,“他从来不计较得失。平时只要是看到有背着行李或提着重物的学生娃儿走进校园,他都会主动上前搭一把力,甚至把孩子送到宿舍门口。那些连他姓名都不知道的大学生,在生活中出现困难时也会找他帮忙解决”。救火、追小偷、路见不平见义勇为……提起韩一民平时做过的好事,校卫队干部王强称“他做过的那些好事,数都数不完,各种性质的都有”。<详细点击>

保安孙凯:身负重伤后,他又站起来扑向行凶者

访躺在病床上的孙凯时,他仍然十分虚弱。虽然经医生的全力抢救,他的伤势在渐渐好转,但是一想到在搏斗中牺牲的战友们,孙凯心中仍有说不出的痛,这种痛仿佛已超过身体的伤痛,这让他显得十分忧郁。一旁照顾他的姐姐告诉记者,孙凯平时性格开朗,但此事发生后,他变得沉默很多,“他怀念与他并肩工作过的同事,并反复说‘我要是动作再狠一点,一板将他打倒,他们两个就不会死了’”。<详细点击>

“80后”保安石磊:关键时刻发出呼叫警告

“他是第一个发现持刀者的保安,若不是他及时呼叫,阻止了行凶者冲进学生食堂,后果将不堪设想。”保卫处综合管理科郑长钦这样告诉记者。出生于1983年的石磊,是家里的独生子,也是校卫队保安里年纪最小的一个。采访石磊时,刚刚从门岗上下来的他,因曝晒而汗水淋淋,英俊的外形,因着保安服而更显得神采奕奕。<详细点击>

保安张至钢: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还要挺身而出

这些天来,张至钢常常梦见已经牺牲的同事,好像自己还在和他们一起合力擒凶,没有一个人退缩。 张至钢与倪兵、韩一民、孙凯几乎同时进校卫队,之前都是下岗工,干过很多工作。因为经历相仿、年龄相同、有共同的话题,4人关系非常好,也共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保安岗位。“韩一民和倪兵是为了掩护我才被刺倒的,当韩一民倒下时,我跑过去抱住他的头,喊他,第一次体会到又悲又愤的心情。”<详细点击>

“90后”大学生张槐乾:凌空一腿解危机,网友称他“飞腿哥”

“我相信,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遇到那样的时刻,可能比我做得更好,我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罢了。”贵州师大2009级化材系学生张槐乾,在危难时机用凌空一脚将行凶者踢翻在地,为彻底制服行凶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张槐乾告诉记者,一位老师曾这样教育他:“成绩好坏不足以判断一个学生的优劣,关键看他是否具备正义感,是否是一个正直的人。”<详细点击>

大学女教师吴珺婷:及时救助伤者,弱女子心怀厚重责任心

吴珺婷,是贵州师大文学院的一名团委干部,也是此次受表彰的9名见义勇为者中惟一的女性。在7·2事件中,她用手机拍下了“飞脚哥”张槐乾凌空一脚踢倒凶犯以及众人制服凶犯的全过程,这一段视频后被网络和电视节目热播。不仅如此,当行凶者刺倒三名保安后,她又及时用车将受伤的保安孙凯送往省医救治,因送治及时,孙凯得以保住性命。<详细点击>

驾驶员廖国刚和卢吉荣:见义勇为责无旁贷

“那天,我们正好出车回来停车,人还没下车,就看到有一个保安从车旁跑过,顺手还拿走路旁的一个路障锥。我们知道出事了,赶忙下车。等我们跑到现场时,已有一名保安被刺倒,接着又一名保安倒下,当那个大学生飞起一脚将行凶者踢倒后,我们俩就立即冲过去,将他按倒在地,后来有人将皮带解下来,捆住了行凶者。”<详细点击>

编后

这一个群体的故事听了很多遍看了好多回了,但是这一次,在编辑这组群像谱时,还是一次次地忍不住为这一个个活生生的我们身边的英雄流泪,感谢他们,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他们是香樟树下的挽歌,他们是最普通的身边人,他们有着最平凡的职业,他们有着最感人的壮举,他们,用三分钟的义举,为我们见证了一个城市的精神。

【责任编辑】李忠玉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