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说,“妥协是种美德”。
贵网11月21日讯(黔中早报记者李蔓倩 许泽斌 实习生 石三玲 图/ 曾耀文)昨天,贵州师范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校方请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学者易中天做了一场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掌声笑声不绝于耳。易中天说,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大学生应该学会向现实妥协。
“大学生应该学会向现实妥协”
昨天下午两点左右,师大礼堂外挤满了人,学生和老师们正在排队进场,几百个没拿到票的学生只能到校图书馆外看电视直播。
下午3点,伴随着全场观众的起立鼓掌,易中天准时入场。一开场,“学术超男”就展现出幽默本色。他说:“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是‘先秦的士’,之前在厦大讲课的时候,学生就好奇问先秦时期怎么就有‘的士’了?我讲的是‘士’(先秦时期的一种地位头衔),而不是‘的士’,先秦可没有轿车。”
全场一阵爆笑后,易中天开始了他的学术报告。他主要讲了先秦时期士的地位、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并不时插入当今社会的一些热门词汇,例如“我爸是李刚”、“我反正是信了,这是一个奇迹”等。幽默而又犀利的语言风格把全场的观众都逗乐了,掌声不时响起。
讲到孟子和齐宣王的故事时,易中天还来了几句贵州话。他说,孟子是个有骨气的士,齐宣王借故生病,企图让孟子到皇宫觐见齐宣王时,孟子也借故生病不去宫里。
“我不去,我也感冒了,我也吹不了风。”一句标准的贵州话把全场气氛带入高潮,观众们足足笑了近半分钟。
讲座快结束时,易中天说:“当你(大学生)的梦想和现实社会产生冲突时,应该学会向现实妥协。美国宪法就是在妥协中产生的,妥协是一种美德。”
“学术界需要易先生这样的人”
4点左右,讲座进入到尾声,随后进入了将近一个小时的互动环节。
易中天刚说进入问答互动环节,一位自称住在师大的退休老教师就拿着南方周末关于易中天的报道快步走到易中天跟前。
老先生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第一讲《大江东去》就吸引了他。“首先就是易中天有质疑精神,观点新颖,他有胆量说出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不存在的,这就非常震撼了。”老先生说,他看完了易中天的《品三国》,易中天敢说直言的精神触动了他,“现在的学术界就需要像易先生这样的人”。
老先生手里还捏着几份报纸,其中有个“无人上课,教授发怒”的报道。老先生说,等没人提问的时候,要向易中天请教一下他对这个报道的看法。除了报纸,老先生手里还有十几张纸片,摘录了《南方周末》对易中天报道的片段。
“学术超男”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他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易中天品三国”系列首播即获热评。
《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刊载一篇名为《“学术超男”易中天》的文章,这一称呼也得到大众认可,被媒体、大众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