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召开人才工作恳谈会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日期】2021-05-06 11:40      【点击】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4月30日,在贵州首个“人才日”之际,生命科学学院在学院三楼会议室召开人才工作恳谈会,以专属节日形式礼敬人才。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骆科建,副院长龚宁、彭涛,人才服务专员牟静华及部分高层次人才参加了恳谈会。恳谈会由学院学委书记骆科建主持。



骆科建指出,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在贵州首个“人才日”之际,学院隆重召开人才工作恳谈会,就是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和发挥作用的障碍,构建灵活多变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合力打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

接着,与会老师围绕如何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如何构建灵活多变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怎样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等展开讨论发言。老师们纷纷谈到,尊重人才,首要的是对人的尊重,行政管理部门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不要设置一些人为碍障,切实为教师教学科研创造宽松的环境;我们同省外重点高校相比,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关键的是要把准发展方向,不能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否则差距会越拉越大;人才的培养,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作为实践性学科,应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积极引入探索性学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对年轻老师要给予更多关心关怀,资源、资金应更多向青年教师倾斜,要重视凝练团队,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团队平台。此外,老师们还就办好幼小初高,解决后顾之忧等民生实事问题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会上,学院相关领导还就老师们关切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回应。

最后,骆科建进行了总结发言。骆科建由衷地感谢老师们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老师们的意见建议对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召开人才工作恳谈会,看到了老师们对学院发展的新期待,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学院的深情厚爱。接下来,学院将认真梳理老师们的意见建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找准方向,找到突破口,以重点实验室为方向发展新团队,打破现有团队的框架,打造一流课程、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以公共实验室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资源、开拓创新、稳中就进,实现人才体制机制的改变,时不我待、凝心聚力、只争朝夕、打造安静、安心、优越的人才环境,推动教学科研成果向更高水平迈进,形成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局面。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为极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高水平建设和服务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4月30日,在贵州首个“人才日”之际,生命科学学院在学院三楼会议室召开人才工作恳谈会,以专属节日形式礼敬人才。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骆科建,副院长龚宁、彭涛,人才服务专员牟静华及部分高层次人才参加了恳谈会。

恳谈会由学院学委书记骆科建主持。

骆科建指出,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在贵州首个“人才日”之际,学院隆重召开人才工作恳谈会,就是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和发挥作用的障碍,构建灵活多变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合力打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

接着,与会老师围绕如何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如何构建灵活多变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怎样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等展开讨论发言。老师们纷纷谈到,尊重人才,首要的是对人的尊重,行政管理部门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不要设置一些人为碍障,切实为教师教学科研创造宽松的环境;我们同省外重点高校相比,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关键的是要把准发展方向,不能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否则差距会越拉越大;人才的培养,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作为实践性学科,应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积极引入探索性学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对年轻老师要给予更多关心关怀,资源、资金应更多向青年教师倾斜,要重视凝练团队,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团队平台。此外,老师们还就办好幼小初高,解决后顾之忧等民生实事问题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会上,学院相关领导还就老师们关切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回应。

最后,骆科建进行了总结发言。骆科建由衷地感谢老师们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老师们的意见建议对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召开人才工作恳谈会,看到了老师们对学院发展的新期待,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学院的深情厚爱。接下来,学院将认真梳理老师们的意见建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找准方向,找到突破口,以重点实验室为方向发展新团队,打破现有团队的框架,打造一流课程、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以公共实验室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资源、开拓创新、稳中就进,实现人才体制机制的改变,时不我待、凝心聚力、只争朝夕、打造安静、安心、优越的人才环境,推动教学科研成果向更高水平迈进,形成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局面。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为极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高水平建设和服务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玥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