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1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作者】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日期】2015-08-01 12:12      【点击】

7月18日——26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奔赴贵安新区马场镇普贡中学深入开展201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服务队围绕既定计划重点开展了“挂起两块牌子、建立一个平台”工作,即在服务点建立“数计·书籍”爱心图书室、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在当地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7月18日,受学院党委委托,党委书记戴雪梅率队抵达服务点,就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普贡中学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署了《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与贵安新区马场镇普贡中学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并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服务队还为当地中学捐赠图书800余册,帮助建立起“爱心图书室”。

 

 

在调研活动中,志愿者们共计走访了普贡村波罗哨、新寨、旧寨、刘家庄、小寨、小金山、鲤鱼塘、老坳坡、上院、马路场、钱塘和苗寨等十二个村寨,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15份。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志愿者们将农户种植的水果放到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帮助果农大力宣传推广,加快生产销售流通速度,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支援经济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是“三下乡”传统项目,在总结以往支教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的支教活动更加丰富,特别开设了“人文大课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专题讲座。同时支教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业发展,针对当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知识点,志愿者们科学理定教案,点面结合、深度解析。

 

 

7月19日-20日,志愿者们专程看望和慰问了当地两位已进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韦山凤和韦绍洪两位老人。韦山凤老人曾任西南军区54师103团机械营副营长;韦绍洪老人于1951年入伍,1952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老人们的娓娓诉说给志愿者们上了生动一课,学生党员更是明白了身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受此启发,返回驻地当天,“三下乡”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组织生活会,会议结合老兵们的抗战事迹和爱国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字真经”和“四个全面”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交流。

 

 

7月21日,正值当地政府在马场镇平寨社区举行“锦绣北斗七寨·多彩民族风情”盛会。得知消息后,服务队主动与活动主办方取得联系,积极承担起活动志愿服务工作。烈日骄阳下,头戴白色队帽,身着绿色队服的身影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诉说着炎热和辛苦背后,那依然坚定的志愿者精神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当代青年形象。

“三下乡”期间,服务队还严格贯彻落实校团委相关活动要求,深入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对六名“两户”家庭女孩及女孩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走访,获得了宝贵数据资料。在“大学生禁毒志愿者走进万户家庭”三下乡专项计划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街头集市和田间农户家庭,发放禁毒宣传单300余份,并为村民讲解禁毒及相关法律知识,让村民们对毒品危害有了进一步认识,对树立禁毒意识有了新的提高。

夕阳西下,暮霭红隘。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15年“三下乡”伴随精彩的文艺汇演拉下帷幕。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的步伐不会停歇,青年大学生的风采定将再次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