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2015暑期“三下乡”纪实
【作者】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      【日期】2015-07-28 11:22      【点击】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团省委《关于2015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文件精神》要求,2015年7月18日至7月26日,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组织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贵安新区马场镇开展了为期9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由学院团委副书记杨波带队、24名来自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干部、党员、入党积极份子组成。

座谈会

来到马场镇的第一天,由马场镇团委书记文思北和村支部书记付顺洪为三下乡队员们主持座谈会,为本次三下乡队员们讲解了当地的教育情况、发展情况、各个村子所面临的特殊情况,为三下乡队员们接下来的调研和支教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也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篮球比赛

来到马场镇的当天下午,三下乡队员们与当地政府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交流赛,在比赛开始前,三下乡队伍中的女队员还为带来了一段啦啦操表演,比赛结束后,三下乡队员们与当地政府进行了简单的联谊活动,通过一些互动小游戏增进彼此交流。本次篮球赛不仅丰富了志愿者的下乡生活,展现大家多才多艺,而且增进了与马场镇工作人员的交流。

 

 

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环境保护”以及“关爱农村女孩”为主题进行问卷调查,在村书记付顺洪的带领下,三下乡队员们前往马场镇的川心村并简单的开展了认知会议,让三下乡队员们对川心乡的经济情况、人文传统以及地理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三下乡队员们有序分组对川心乡的农户一一走访。三下乡队员们利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走访了近500户农家,深入的了解了当地的情况。晚上回到马场镇后,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快速有效的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马场镇政府提交了一份实际有用的调研报告。

 

 

“六月六月”活动

早7点三下乡队员们团队便早早出发前往平寨乡,“6月6月”活动有着布依族的“小年”之称,让三下乡队员们紧张的同时又兴奋不已。能与贵州大学、清华大学同台竞演、贵阳卫视录制、展现三下乡队员们贵州师范大学的风采,有这样的机会着实让三下乡队员们队伍压力很大,不过完美的演出得到了当地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喜好,也会三下乡队员们这个队伍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联谊晚会

在政府的安排下,三下乡队员们与清华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进行了联谊晚会,高校齐聚,共议佳事,一起分享三下乡过程中的人文趣事,一起做互动小游戏,相聚总有分散时,短暂的联谊,见证三下乡队员们的感情,分开后,三下乡队员们清华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依然是亲人,最后在带队老师杨波的带领下,三下乡队员们以汤代酒,共同为这段友谊干杯。

 

 

支教活动

为期5天的支教实践活动安排正式开启,活动中,志愿者们体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志愿者们用行动践行了“师者”的责任。各位志愿者根据各年龄段开设形式多样新奇而富有蕴意的主题课堂,如“三字经”、“道德经”、“史记”等,在课堂中建立了一份双向的浓浓师生情。同时也为当地小朋友们编排了各种文娱节目,如手语舞、现代舞、爵士舞。小朋友还在课余时间与三下乡队员们开展互动小游戏,看着孩子们脸上欢快的笑容,只要给他们更好的舞台,他们一定会绘出更灿烂的风景。针对初中生、高中生三下乡队员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同学们解除疑难,为期5天的支教实践活动虽然不长,但是三下乡队员们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离别的到来时,大家依依不舍。志愿者们通过支教活动对农村教育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志愿者们也感到这份责任的的重要。

 

 

文艺汇演

本次三下乡最后,材建学院与数计学院一起联合汇演,不仅保证了节目的多元化,更是将节目的质量提高了一个层次,马场镇的群众反应强烈。经过精心的彩排,三下乡队员们于7月25日晚7点在马场镇广场正式开始文艺汇演。演出当天,即使下着小雨,观众们也无一人离开。队员们的手语舞、话剧、小品、朗诵、歌曲串烧、民族舞、现代舞等节目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才华横溢,也会当地群众带来了歌声与欢乐。

 

【责任编辑】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