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午,法学院在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地——贵州省榕江县八开乡民族小学举行图书捐赠活动,意在为该校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帮助。法学院党委书记蒙黎明,省妇联儿童部部长潘利沙、省妇联驻八开乡干部夏飞,榕江县八开乡党委副书记赵春穆,榕江县八开乡民族小学校长杨胜豪,法学院办公室主任苏醒,法学院团委书记欧秀松、副书记何成忠等出席。

为了让孩子们获取更完善的教学资源,法学院本次对八开乡民族小学开展的赠书活动,是希望能给八开乡孩子们特别是为留守儿童营造和建立“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平台,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本次共募集了1500余册图书,其中图书的种类丰富多样,包含世界名著、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几十种类,总价值一万三千多元。
蒙黎明在仪式上提议与八开乡民族小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共同搞好教育工作,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奉献,培养一批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青少年,更希望通过捐赠图书的方式,带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杨胜豪表示将本次受赠的图书充实学校图书馆藏书量,为在校的学生特别是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宽广的学习平台。
孩子的梦想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他们力量,让他们展开翅膀向更远更辽阔的天空飞翔。我们呼吁社会有更多的目光关注留守儿童,用行动去支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用爱心去搭建他们心灵的屋檐。
据悉,八开乡民族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教育辐射面广,服务半径为八开村、高随村、高同村、摆列村等8个行政村。全校占地面积共5324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榕江县各小学活动场地最少的学校。该校现开设6个年级,17个教学班。现有在校学生822人,其中寄住生657人,留守儿童206人。该校教师共52人,专业教师44人,保安3人,后勤人员5人。师生比例相差较大,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同时,在该校上学的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来自附近村寨,其年龄大多都不足十岁。还有部分孩子还需担负家庭的劳务,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收入来源少,这使得这些贫困的家庭无力负担孩子读书费用,局限了孩子对知识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