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青年时代》杂志社到我校求是学院交流考察
【作者】求是学院 罗太平 石凌灵 张庆      【日期】2011-12-08 20:03      【点击】713

近日,求是学院宣传中心主办的“与青春碰撞”——全国著名期刊、共青团贵州省委《青年时代》高校交流会在求是学院党建办会议室举行。共青团贵州省委《青年时代》杂志社副社长陈丹阳、发行部主任许多、编辑部主任黄颖、专刊部主管编辑赵一玲应邀参加交流会。

求是学院党委书记战勇,副书记潘国昌、吴大军,宣传中心主任王剑东,《求是季刊》、《求是学院报》执行主编吴廷柱、副主编刘盈,院团总支书记齐松,各系团总支书记及学生代表参加交流会。交流会由潘国昌主持。

 

交流会现场

 

交流会到会领导

 

《求是季刊》学生代表发言

 

求是学院领导陪同杂志社编辑参观校园

 

共青团贵州省委《青年时代》高校交流会留影

 

战勇代表学院对《青年时代》杂志社的老师到学院指导交流表示欢迎,并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宣传中心作为学院党委主管的宣传部门,要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着力在服务学院中心工作上做出新成绩。二是宣传中心要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宣传报道上取得新突破,努力为学院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三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理清思路,不断挖掘亮点,努力办好“一报一刊”。同时,他希望学生记者要利用好“一报一刊”的实践平台,加强锻炼,提高办刊办报精品意识和新闻写作水平,切实提高学院新闻宣传工作。

陈丹阳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青年时代》杂志的相关情况。《青年时代》创刊于1950年4月8日,由共青团贵州省委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期刊,是贵州省解放后继《贵州日报》的第二份新闻出版物。陈丹阳向学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办刊中应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不能闭门造车。二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引导相关人员善学习、多实践,不断提升学生记者的新闻素养和刊物水平。三是借鉴《人民日报》等权威刊物的新闻报道形式,拓宽新闻报道的深度,进而扩大刊物影响力。

据悉,此次交流会旨在提高学生记者采写技巧,增强学生记者新闻策划能力,提高校园刊物水平,加强学院媒体与《青年时代》杂志社的联系,促进校园媒体新闻工作者总体素质的提高。

【责任编辑】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