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寻找文化与文学发展的源 刘建军教授来我院讲学
【作者】刘坤厚 洪镱梦      【日期】2010-12-27 00:00      【点击】

12月26日,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社会科学处处长、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建军教授,在文学院会议室为我院教师和研究生做了“社会历史与文学之间的文化传承规律”的讲座,讲座由我校文学院院长易闻晓教授主持。

刘建军教授以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生与发展为例,从文学史观和方法论入手,深入细致地向教师和研究生同学讲解了从古到今文化文学发展传承的维系力量。他指出,当下文学文化阶段的划分不应该在以社会发展的时段为基础,这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维系社会文化的力量凝聚着人类。最先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力量的部族时代,这一时期血缘关系力量是最主要的社会维系力量;再到宗教维系——“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时代,在欧洲蛮族入侵破坏了文明之后,以死后的恐惧来抗拒蛮族,便形成了对上帝、教会、教友的忠诚;再后来到公元11世纪,社会进入稳定期,人们便开始询问上帝是什么,从而进入理性维系时代,理解后的信仰;而当下,人类社会有进入普世价值维系时代的萌芽,个性解放的时代,人们普遍信仰自由、仁爱、平等、科学、和谐等普世价值。文学史观当是在研究每一个时代的文化文学都应该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然后再考虑其对社会人类有用与否。

据悉,刘建军教授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专家,教育部外国文学专业“跨世纪人才”,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专业的角度,刘建军教授认为在教学方面首先应该重视作品,只有让学生去了解,才能最大限度的引起思考,其次应当开设与作品相对应的选修课,引导学生了解文学史,最后,对于文科尤其是文学应当是学习型的课堂,应减少多媒体的运用。
 

【责任编辑】赵亚平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