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了“教学改革年专题报告会”,由此拉开了学院“2011教学改革年”活动序幕。副校长刘肇军、原副校长吕传汉教授、教务处处长罗永祥、经管学院党政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院长吕萍主持。
刘肇军指出:学校根据《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对十二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的总方针召开了“两代会”,通过了《贵州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提出十二五期间的教育教学目标,在这个目标下我们面临着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作为学院要围绕省里的《规划纲要》和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做好工作,这需要全体教职工的认真研究和思考。教学质量要提高,专业结构要结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调整。刘肇军指出,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也很及时,他要求学院在理清基本思路明确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抓好教学改革的相关工作。同时,希望经管学院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罗永祥就经管学院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如何协调发展,如何与贵州省经济协调给出了建议。他指出,学院要抓住当前的机遇,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突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要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吕传汉教授做了题为“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的改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他说,在“十二五”规划及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应该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机遇,并具体介绍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及应用方法。首先就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这一问题,他提出了以下几点,第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二,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第三,要改革教与学的方法;其次他着重介绍了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学科“情景——问题”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继续贯彻教师的主导地位,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针对“情景——问题”教学法则进行了多个教学案例分析,指出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此外,他还指出考试、考核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并为在座教师讲解了备课的重点与评课的要点,对备课、评课及处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介绍。他认为教学应遵循一定教学模式,但教学又无固定的教学模式,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前进,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最后吕教授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及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在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应注重自身教学反思,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的建议。
报告会后,分管教学的副院长韦艳就教学改革年活动作了具体部署。
最后,吕萍作总结,她指出,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工作要搞好,就要大力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切从学院的实际出发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不仅要突出抓好本科教学常规管理,在规范化、制度化上做好文章,还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贡献、人才贡献。她希望全院教师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抓住机遇,同舟共济迎挑战,齐心协力破难题,同心同德谋发展,为推动学院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学院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而奋斗!
.jpg)
启动仪式现场一
.jpg)
启动仪式现场二
.jpg)
吕传汉教授在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