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由贵州师范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超星集团主办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建设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于7月11日在贵阳召开。全国8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马院院长、思政课教师代表共200余人参会,围绕思政课内涵式建设、实践教学创新与智慧马院高质量发展等六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多项重要共识,为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路言莉在致辞中强调,思政课建设需立足“两个大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理念为根本遵循,构建“三全育人”格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长欧阳恩良聚焦马院发展与思政课改革的理论深度,强调以马理论学科建设贡献民族地区思政教育“黔南方案”。超星集团总经理阙超表示,超星将依托30余年教育信息化积淀,为思政课创新提供全场景数智化支持。

五位专家围绕思政课建设提出多维路径。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郑传芳教授强调以“六要”“八个相统一”为引领,抓机遇强队伍,用案例教学提实效;“马工程”专家、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熊晓琳教授构建“教育部门-学院-教师”三级责任体系,突出政治引领与理论实践协同;超星思政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谢鹏程提出“AI赋能+一体化+特色马院”三元驱动模式,推动数智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新疆师范大学马院副院长罗志佳教授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格局”框架勾勒高质量发展立体坐标;安徽大学马院院长李明教授通过"备、教、说、术、修炼”五维路径,融合学科理论、生活案例与数智技术,助力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
贵州三所高校代表分享“贵州经验”。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路世传提出“党建、课程、学科、平台、人才”五维联动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缪成长教授剖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四大痛点——“主体责任不明、内容体系不清、资源支撑不足、评价机制未立”,直指核心,引发深思。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副主任杨梓涵老师围绕职本思政课提出四维建设路径,形成“机制-师资-场域-平台”四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11日下午,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小红主持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围绕“大思政课”视域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校智慧马院建设经验及路径、“AI+智慧马院”生态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来自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齐鲁医药学院、河北体育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发言嘉宾结合各校实践分享创新经验,为构建“理论+实践+AI”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提供多元思路。
会议发布两大创新成果。贵州省思政课教师研修实践地图(贵州师范大学基地)正式上线,整合全省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研修生态;超星思政教育研究院2025年系列产品同步推出,以“AI赋能、场景创新、生态共建”为核心,构建智慧马院一体化平台,标志着超星思政教育数智化战略转型迈入新阶段。

会议指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需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新跨越。本次研讨会以数智技术为突破口,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教、学、研、管全维度的“AI+智慧马院”新生态,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智能化升级,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供了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