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贵州师范大学赴石阡县枫香乡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慰问活动
心系乡村促振兴 红色薪火永相传
【作者】乡村振兴综合协调办公室      【日期】2025-07-01 14:43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传递学校对一线驻村干部的深切关怀,6月26日,贵州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杜健及文学院副院长李俊、副书记孙佳一行前往石阡县枫香乡枫香村乡村振兴帮扶点,看望慰问文学院驻村干部廖绍栩,并举办“心系乡村促振兴 红色薪火永相传”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枫香乡乡长李文芬、人大主席何应江,枫香村村主任胡超、副主任刘卓品参加。



在枫香村委会举行的座谈会上,李文芬代表乡党委、政府对杜健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枫香乡能得到贵州师范大学的帮扶,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契机。李文芬详细介绍了枫香乡在产业发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现状与规划,特别提到鸳鸯湖丰富的生态资源,希望贵州师范大学发挥人才与专业优势,在鸳鸯湖的文旅IP打造、旅游线路规划等方面给予助力,推动乡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胡超向慰问组详细汇报了枫香村“人口现状、农作物种植结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儿童入学就学”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村内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教育资源短板等问题也进行了说明。

听取汇报后,杜健对村内儿童入学就学问题尤为关切,详细询问适龄儿童入学率、控辍保学具体措施、教育帮扶政策落实情况,深入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并对后续乡村振兴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驻村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与帮扶使命,充分发挥贵州师范大学的人才和文化优势,在枫香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贵师力量、彰显贵师担当。同时,学院要切实关注驻村干部的工作与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让驻村干部能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事业。要科学谋划、分步实施,在教育帮扶方面做到“扶智”与“扶志”并重,立足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鸳鸯湖开发路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会上,杜健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向廖绍栩表达关心和问候,对其扎根基层、倾情奉献,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扎实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勉励廖绍栩继续坚守一线,深入群众,主动作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将学校的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座谈会结束后,李俊为石阡县枫香乡九年制民族学校的90名初中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红军长征在贵州”红色讲座。李俊通过生动的故事、详实的史料,讲述了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光辉历程和感人故事,带领同学们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此次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乡村教育注入了红色精神力量,激励着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家乡发展和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贵州师范大学赴石阡县枫香乡开展的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驻村干部的关心关爱,同时也为枫香乡的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一审(校):王玥; 二审(校):张杭; 三审(校):姚作舟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