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2023年厦门大学对口支援我校工作例会召开
【作者】发展规划处      【日期】2023-12-29 14:54      【点击】

12月27日至28日,校党委书记肖远平率队到厦门大学,举行2023年对口支援工作例会、部门交流会,并赴翔安校区参观调研,进一步深化校际交流,推进对口协作。

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会见肖远平一行。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邓朝晖,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我校副校长欧阳恩良、周良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路言莉参加会见。



张荣代表厦门大学向肖远平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两校在17年的结对协作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希望未来两校立足17年的良好合作基础,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精诚合作、携手共进,继续发挥各自办学特色,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对口协作工作走深走实、落实落细,为服务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持续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肖远平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向厦门大学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此次来访的目的和期待。他表示,在对口支援政策框架下,贵州师范大学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当前,学校正处于一个“爬坡过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机,诚挚希望厦大继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帮助,持续探索两校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把对口支援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随后,厦门大学—贵州师范大学2023年对口支援工作例会在颂恩楼215会议室举行,肖远平、邓朝晖、欧阳恩良、周良书、高和荣、路言莉等出席。厦门大学办公室主任陈怀锋主持例会。



会上,厦门大学介绍了两校对口协作工作情况,贵州师范大学介绍了2024年工作计划要点。

邓朝晖表示,贵州师范大学与厦门大学在17年的对口协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两校坚持高位推动、高频联动、高效行动,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合作、学科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希望两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推动两校紧密合作作为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贵州区域发展的重要支点;进一步锚定工作重点,共享教育资源,畅通师生交流渠道,凝聚多学科力量,强化互学互鉴,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和学术交流;进一步强化协同机制,加强精准对接,细化责任分工,探索协作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继续以高标准、实作风、硬举措推进协作共赢、高质量发展,共同为中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建设,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教育动能、科技智慧和人才力量。

肖远平回顾了两校开展对口协作的历程和成绩,并介绍了贵州师范大学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他表示,17年来,厦门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师范大学,为学校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了正能量、提供了硬支撑,已成为高校开展对口支援的工作典范,希望厦门大学继续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师资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他强调,贵州师范大学相关部门要以本次例会的召开为契机,主动对接、主动求教,深入学习厦大的先进办学理念,学习开展各项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吸收并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有力举措,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全面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

当天下午,两校相关部门还围绕“党建与教师队伍建设”“‘大思政课程’育人实践、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共青团工作部门对接交流”“依法治校与教育评价改革”“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四个主题,召开了部门交流会,总结交流对口支援工作的经验,谋划未来合作发展的新方向。

28日上午,贵州师范大学一行赴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先后前往德旺图书馆、嘉庚创新实验室、八闽园、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思源餐厅等地参观调研。



贵州师范大学组织部、机关党委、党校、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校团委等单位,厦门大学组织部/党建办、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离退休工作部(处)、党委党校、机关党委、人事处/党委人才办、党委政策研究室/发展规划办、研究生院、教务处、社科处、招生与考试办公室、校团委、社会与人类学院、医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

据悉,今年是厦门大学与贵州师范大学携手共进的第17年。自2006年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两校始终将对口支援作为党中央赋予的重要工作任务持续开展,先后签署4轮合作协议,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提高实效、扩大成果的工作方针,持续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务实交流合作,打造了对口协作的“山海样板”。


【责任编辑】一审(校):莫飞; 二审(校):王玥; 三审(校):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