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同窗同心向未来 校企合力谱新篇——贵州师范大学校友企业家协会成立
【作者】      【日期】2022-07-08 21:12      【点击】

7月8日,贵州师范大学校友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在花溪校区举行,这也是贵州省高校首家校友企业家协会。校领导肖远平、张绍东、刘照惠、银熙惠、赵守盈、乙引、赵松、欧阳恩良、曾丽出席。校友企业家代表应邀出席。各学院、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

 

 

17218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体现大学价值有三个核心群体,一是学生,这是大学的本位和良知,学生的成长情况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水平;二是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这是代表大学的高度和未来希望;三是校友,代表大学声誉和精神传承。据悉,贵州师范大学成立校友企业家协会,就是要凝聚校友资源,搭建学校与校友联系合作的桥梁,促使校友之间共生共兴、共强共发展,形成校友互助良性循环圈、构建互赢共同体。同时,校友企业家直接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自身的创新创业经验传授给学弟学妹,学校亦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补齐校企之间育人、用人的“断点”,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

 

 

校长张绍东致辞,他指出,校友是大学思想和文化传承最好的纽带,是学校宝贵的资源,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培养的学生都会成为明天的校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的意义在于培养优秀的校友。我们搭建校友企业家协会这样一个实体平台,正是希望通过校友企业家协会这一桥梁纽带,能够更广泛吸纳海内外校友资源,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的发展,共同振兴贵州教育,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引进一流人才、提升自主办学能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成为最关心关爱学生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帮助。

 

校长张绍东致辞

 

张绍东强调,贵州师范大学在黔办学81年来,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贵州,希望通过校友企业家协会能主动联系更广泛区域的校友,尤其是国外校友和省外校友,向他们宣传贵州省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和丰硕成果,宣传贵州省区位优势和贵州得到的国家政策支持,特别是新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赋予的“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和重大政策红利,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家到贵州投资发展,回报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经济发展,实现一代人帮扶一代人的目的,助力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校友企业家代表陶晓旭讲话

 

“母校培养的学生更上进,母校培养的学生更阳光,母校培养的学生更懂得珍惜,母校培养的学生更懂得感恩。”校友企业家代表陶晓旭用“回眸知感恩,共创新未来”简练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对校友企业家协会、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期望。他谈到,贵州师范大学创建81年来,培养了大批奋战在省内外各行各业的人才。如今,母校正在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贵州师范大学校友企业家协会的成立,就是要为助推母校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与动力。“母校在呼唤,您听见了吗?母校的创业创新需要我们!学弟学妹的培养与就业需要我们!母校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陶晓旭呼吁贵州师范大学全体校友企业家携起手来,一起跟着母校前进的步伐,倾听母校有力的心跳,响应母校深情的召唤,共同创造母校未来的灿烂和辉煌。贵州师范大学这块沉甸甸、亮晶晶的金字招牌,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创造。

 

校党委书记肖远平总结讲话

 

“校友是学校的历史,是学校的荣耀,更是学校生动的教材。”校党委书记肖远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校友和当下培养的未来校友是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声誉主要来源于校友在各行各业的贡献,大学的发展有赖于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当前,贵州师范大学正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争取早日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要靠全体师生员工去奋斗、去拼搏,要靠全体校友来参与、来支持。

肖远平强调,校友企业家协会的成立,对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校友的联系、进一步促进校友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深化学校与校友企业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必将发挥积极作用。希望校友企业家协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成为激励引导在校大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示范群体,成为企业家校友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精神家园,成为推动母校“双一流”建设进程的助推器和重要支撑。

成立大会上,还举行了贵州师范大学校友企业家协会第一届会长办公室成员聘书颁发仪式、协会揭牌仪式、捐赠仪式等。校领导为首批11名校友企业家颁发创业教育导师聘书。

成立大会结束后,校友企业家协会成员召开了“携手共进·共创辉煌”交流会。

 

 

【责任编辑】王玥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